【為您推薦】白山律師 東遼縣律師 南召縣律師 古縣律師 劍河縣律師 安溪縣律師 徐州律師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某某處又發生了一起案件,當事人收到了很嚴重的傷害。但卻不知該案件時屬于民事案件還是刑事案件。在司法實踐中,人民法院在接受到一起案件后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判斷該案件是什么類型的案件,然后再根據相應的原則進行審理。那么民事案件審理的原則是什么呢?現在就和律霸小編來一起了解下吧。
一、什么是民事案件
民事案件是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為方便審理和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爭議,根據法律關系的性質對受理案件所進行的分類。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以民法理論對民事法律關系的分類為基礎,以法律關系的內容即民事權利類型來編排體系,結合現行立法及審判實踐,將案由的編排體系劃分為一級案由、二級案由、三級案由和四級案由。
民事案件從立案到開庭一般要三十天左右,具體看什么案件和案件的實際情況。大概所需要的時間如下: 法院立案向五天內向被告送起訴狀副本,被告收到起訴狀副本后十五日內提交答辯狀,法院收到答辯狀后五日內向原告送達答辯狀副本。
二、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遵循什么原則
(一)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遵循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
1、所謂以事實為根據,就是對案件作出處理決定的時候,只能以客觀存在的案件事實作為基礎,而不能以其他別的東西作為根據。審判人員的首要任務就是查明案件的真實情況,然后在這個基礎上,正確應用法律,對案件作出正確處理。
2、所謂以法律為準繩,就是在查清案件事實的基礎上,嚴格按照國家法律的規定,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審判人員辦理民事案件,只有以法律為準繩,才能做到正確、合法、及時的處理案件,保證國家法律的統一貫徹實施。
(二)在審判過程中,法院應當遵循:
1、“調解優先、調判結合”工作原則;
2、當事人訴訟權利平等原則 ;
3、法院調解原則 ;
4、處分原則 ;
5、辯論原則。
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時必須遵守一定的原則、程序,這樣當事人的權益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這也是為了防止司法機關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而設定的。不可否認的是,現行法關于民事案件審理的原則雖然有很大的可行性,但民事案件之多,難免有缺漏,因此也是存在不足之處的。
刑事案件審理期限是多久?
一審民事案件審理期限是多長
知識產權糾紛的處理原則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死亡他妻子是否可以繼承他的股份
2021-03-23交通事故訴訟的證據有哪些
2021-02-03股權質押合同怎么寫
2021-02-09不滿拆遷賠償戶主用燃燒瓶抵抗暴力拆遷
2021-03-24探望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7女子分手后生下孩子,男方否應當承擔撫養費
2021-02-24跨省辦理結婚證要有哪些具體的程序
2021-02-16退休工資的老人是否能要贍養費
2020-11-30沒收手機算犯罪嗎
2021-01-04貸款需要擔保的要簽擔保合同嗎
2021-02-10涉外勞動爭議管轄權歸屬問題解答
2021-01-23什么情況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1-02-12產品責任法律了解
2021-03-08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是什么意思
2021-02-01事故保險理賠的流程有哪些
2021-03-18保險合同的客體包含哪些
2021-01-01荒山種植承包合同
2021-01-22山西省完善土地承包責任制的試行辦法
2021-01-21農村集體土地轉包轉讓合同中的違法問題有哪些
2020-12-02國家對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