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市場主體違反法律規定,又不構成犯罪的,工商部門有權作出行政處罰。當事人對此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出訴訟。法院立案之后公布開庭時間,原告沒有出席的,只能撤案,或者原告接受處罰,也應該撤案處理。那么,撤案后行政處罰時效是多久?下面我們來跟隨小編一起了解下。
一、撤案后行政處罰時效是多久?
法院對行政處罰爭議進行立案后,如果原告不出庭的,可以作撤訴處理。原告申請撤訴的,能否撤案由法院進行裁定。經人民法院傳票傳喚,原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照撤訴處理;被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行政處罰法中規定的時效是指:對違法行為人的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追究行政責任,給予行政處罰的有效期限。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規定:“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二、行政處罰的種類有哪些?
行政處罰的種類,是行政處罰外在的具體表現形式。根據不同的標準,行政處罰有不同的分類。以對違法行為人的何種權利采取制裁措施為標準,行政處罰可分為人身自由罰、行為罰、財產罰和聲譽罰,這是行政法學上通常采取的分類。
1、人身自由罰,即在一定期限內對違法行為人的人身自由權進行限制或剝奪的行政處罰措施,如行政拘留。
2、財產罰,是強迫違法行為人交納一定數額金錢和物品,以使其財產上的權益受到損害的處罰措施,一般適用于以營利為目的或者給公共利益造成損害等種類的行政違法活動,如罰款、沒收財物。
3、行為罰,是限制和剝奪違法行為人某種行為能力,使其不能從事某種活動的處罰措施,它是通過對違法者的行為能力加以剝奪或限制,也可稱之為能力罰,如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
4、聲譽處罰,是指對違法行為人予以譴責和告誡,使其榮譽、信譽或其他精神上的利益受到一定損害的處罰措施,屬于較輕微的行政處罰,一般適用于情節輕微或者實際危害程度不高如警告、通報批評。
綜上所述,當事人發起行政訴訟后,可以撤案,撤案后行政處罰時效是兩年,自市場主體違法的一刻算起。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救濟手段大體有兩種,發起復議或者提請行政訴訟。如果是發起復議,應該在拿到行政處罰決定書后十五天內發出,否則逾期有關機構就不再受理。
最新行政訴訟證據規定2020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有哪些區別?
行政訴訟法全文司法解釋的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造成海洋污染的責任者和第三者分別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3-13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必須立案嗎
2020-12-09擔保人可能有哪些風險
2020-12-23違章最遲什么時候處理
2020-12-23欠條過期了還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5遺贈撫養協議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1-01-08物業能在合同到期后收取物業費嗎
2020-12-12房屋抵押利息可以申請延期嗎
2020-11-19正常離職有沒有補償金
2021-02-18勞動糾紛法官會受賄嗎
2021-01-04保險公司的形式有哪些
2020-12-03對保險財產損失獲得賠償后終止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0-11-18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案
2021-03-24學生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標準是多少
2020-11-11重復保險的對象
2021-01-01重復保險如何賠付
2021-02-08保險公司應在多長時間內賠錢
2021-03-17外資保險公司因分立解散需要批準才能解散嗎
2021-01-06投保人未按照規定期限支付保險費有哪些法律后果
2020-12-23誠信原則的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