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法中止訴訟情形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1、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2、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4、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5、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6、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后,恢復訴訟。
二、民事訴訟的條件包括哪些?
1、原告應具有民事行為能力。
根據民法通則規定,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勞動收入為主要來 源的,視為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其有資格以自己的名義向法院提起訴訟,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屬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應由其法定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訟訴。
2、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提起訟訴的消費者必須是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中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消費者或其他受害人。
3、有明確的被告。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5條規定,消費者在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以銷售者或服務者作為被告。如果消費者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時,可以將銷售者或生產者任何一方作為被告,法律將對生產者、銷售者起訴的選擇權賦予了消費者,由他們選擇最方便自己進行訴訟、最有履行判決的能力和最容易找到的對象作為被告。
4、有明確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即具體地提出經營者違約、侵權行為的事實和給自己造成的損害,以及經營者應承擔的民事責任等。
即具體地提出經營者違約、侵權行為的事實和給自己造成的損害,以及經營者應承擔的民事責任等。
綜上所述,當事人發起民事訴訟后,法院按照既定程序審理,如果發生當事人死亡、因特殊原因不能參加訴訟或者喪失訴訟資格等情況,法院會中止訴訟。等以后影響訴訟中止情形消失后,法院重啟訴訟程序。原則上民事訴訟中止的時效不超過六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內容
民事訴訟法解釋的內容有哪些?
民事訴訟送達有哪些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囑有多個效力怎么分
2021-01-07禁止刑訊逼供手段取證是國家的人權承諾
2021-02-19尋釁滋事罪與其他聚眾擾亂的不同之處有哪些
2020-11-24征地價格多少
2021-01-09處理人事爭議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02增加注冊資本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28發明專利申報步驟是什么
2021-03-20解除抵押需要擔保公司出面嗎
2021-02-23借款人是債權人還是債務人
2020-12-19沒領證再婚算重婚嗎
2020-11-13公民到法院起訴離婚有什么程序
2020-12-09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基準價
2020-12-27超市倒閉,促銷員有補償嗎
2021-01-25提供格式合同一方有什么責任
2021-01-11試用期離職十天還沒發工資怎么辦
2020-12-07保險: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包括哪些內容2020最新
2021-02-06把人撞傷了保險怎么賠
2021-03-11司機涉嫌犯罪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2-08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制定原則
2020-11-22林地承包合同怎么寫合法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