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法中止訴訟情形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1、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2、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4、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5、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6、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后,恢復訴訟。
二、民事訴訟的條件包括哪些?
1、原告應具有民事行為能力。
根據民法通則規定,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勞動收入為主要來 源的,視為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其有資格以自己的名義向法院提起訴訟,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屬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應由其法定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訟訴。
2、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提起訟訴的消費者必須是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中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消費者或其他受害人。
3、有明確的被告。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5條規定,消費者在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以銷售者或服務者作為被告。如果消費者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時,可以將銷售者或生產者任何一方作為被告,法律將對生產者、銷售者起訴的選擇權賦予了消費者,由他們選擇最方便自己進行訴訟、最有履行判決的能力和最容易找到的對象作為被告。
4、有明確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即具體地提出經營者違約、侵權行為的事實和給自己造成的損害,以及經營者應承擔的民事責任等。
即具體地提出經營者違約、侵權行為的事實和給自己造成的損害,以及經營者應承擔的民事責任等。
綜上所述,當事人發起民事訴訟后,法院按照既定程序審理,如果發生當事人死亡、因特殊原因不能參加訴訟或者喪失訴訟資格等情況,法院會中止訴訟。等以后影響訴訟中止情形消失后,法院重啟訴訟程序。原則上民事訴訟中止的時效不超過六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內容
民事訴訟法解釋的內容有哪些?
民事訴訟送達有哪些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謊報警情“搞事情”?后果很嚴重!
2021-02-24非親生子女離婚歸誰
2021-03-03贈與合同部分履行還可以任意撤銷嗎
2020-11-24交通事故的賠償調解程序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買房定金是否能退回
2020-12-24試用不合格單位怎么證明
2021-03-19飛機延誤賠償險標準
2021-03-21保險的特點都有哪些
2021-02-13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21人身保險從業資格證書如何取得
2020-12-05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0蘇州一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
2021-03-09保險法修訂免責條款的方法有哪些
2021-03-10保險受益權行使相關問題
2021-01-31村委會是不是確認土地承包無效的主體
2021-02-09當事人違反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如何承擔責任
2020-12-15汕尾市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01成都農村房屋拆遷安置費用是多少
2021-02-25合謀改房屋產權面積騙取拆遷補償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0-12-30土地出讓年限到期的房屋拆遷評估的方法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