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司法審判制度當中,有一個是制度,叫做回避制度。是為了防止當事人與證人或者是檢察人員有著什么利益關系而導致了司法不公正,為了避免這種情況,證人回避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關于證人回避到底是有什么樣的法律依據,以及對于現代的司法審判當中有什么樣的意義呢?前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證人回避的問題。
一、證人需要回避嗎:
1.證人回避的這個概念很好理解,就是在法院審判的過程當中,當事人與案件相關的其他人員有利益關系的,那么證人都需要回避。但實際上,根據我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在我國,回避的主體一般是司法工作人員,以及一些必要的輔助司法人員,比如鑒定、翻譯之類的。也就是說,證人是不存在申請回避這個問題的。
2.但是,證人就不需要回避嗎?不是,證人是需要回避的,但不是按當事人申請回避,而是根據訴訟程序,不能參與整個庭審過程。在我國,公民有義務作為證人出庭作證的話,那么這個義務是不可以推卻的,其他任何人也不得以任何手段來阻礙他人實行作證的義務。 在證人出庭作證的時候,與證人有利益相關的人是不可以在法庭上來參與審判的。
二、在民事訴訟當中的證人回避的流程主要是這樣的:
1.在開庭前,法官一般會詢問有無證人,沒有的話就照常開庭,有的話就需要到法庭外等候,不能對案件的審理進行旁聽,不然的話會干擾證人作證的思維;在庭審進行到一定程度之后,再由法官進行傳喚,證人再進入法庭接受原被告、及法官的詢問,問完之后就退出法庭??偠灾麄€庭審過程,證人要回避大部分,只能參與與自己有關的那部分。
2.我國的證人回避制度有著自己的特色,是根據國情和現實而來的,是一個非常有效,非常公平的制度,它對于整個訴訟過程當中有著極大的意義。
3.首先就是促進司法公正和廉潔。公正是法律極其重要的部分,如果不能公平地審理案件的話,那么整個司法體系就是沒有意義的。證人即便與原被告有著親戚關系,也是可以作證的,只是其證言不能單獨作為定案的依據。這個時候就可以杜絕一些腐敗的現象,使整個案件能夠公正客觀,司法人員能夠嚴肅執法,秉公辦案。
4.其實可以杜絕一些不良之風,通過證人回避的這種制度,使得有一些不良思想的人沒有辦法將這種思想落到實處,同時還可以維護法官和審判人員在民眾心目中的公正形象。
以上就是關于在民事訴訟當中的證人回避制度到底有哪些法律依據,以及我國使用這個證人回避制度是為了什么,在司法當中的意義體現在哪里?該制度傳承至今是有原因的,這個原因不僅現在會得到重視,而且在以后也將是一個基本原則。
如何認定證人證言的效力
證人證言的法律規定
證人證言屬于什么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怎么計算
2020-12-09動遷評估大約評估幾次
2021-03-21裝修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3如何理解婚前財產的自然增值
2021-01-26治安拘留和刑事拘留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07網絡名譽侵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1-02-20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
2020-11-10房屋遺產繼承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3-16勞動合同是否應當約定底薪
2020-11-23起訴離婚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1-02-04按揭房能否再次擔保抵押
2021-02-03行政訴訟超過半年沒有結案怎么辦
2021-01-03學生死在學校,學校有沒有責任
2020-11-10未支付經濟補償與加付賠償金要如何適用
2020-12-05如何區分勞動關系勞務關系
2021-03-24人壽保險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8壽險索賠指南
2021-03-07產品責任糾紛歸責與舉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4肇事車逃逸車被剮蹭保險賠付嗎
2021-03-18商業車險退保能退多少錢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