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贈受領人要書面接受遺贈嗎
受遺贈人可以通過書面或者口頭或者方式接受遺贈。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十五條:
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在法無明文規定的情況下,審判實踐中以采取從寬原則為宜,即只要有證據證明受遺贈人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確有接受遺贈的真實意思表示即可,而不論意思表示之相對人是否是繼承人、遺囑執行人、遺產管理人等利害關系人。特別是在受遺贈人無法聯系到繼承人等利害關系人的時候,應允許通過公證等其他方式固定其接受遺贈的意思表示。一方面有利于受遺贈人方便地行使權利,防止因法律規定的模糊導致行使權利的不暢。另一方面,若在法無明文規定的情況下,要求受遺贈人必須以特定人為意思表示,對受遺贈人要求過于苛刻,而且可能會導致受遺贈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喪失權益。再次,體現了對遺贈人和受遺贈人真實意愿的尊重,尤其是遺贈人的意愿.不應當被輕易變更。
接受遺贈的表示有哪些種類
1、向部分繼承人作出接受遺贈的口頭表示;
2、出示接受遺贈確認書等書面文件;
3、通過公證的方式表示;
4、實際占有房屋即可視為接受遺贈;
5、向法院提起訴訟。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遺產中的有關部分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一)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者受遺贈人放棄受遺贈的;
(二)遺囑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
(三)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先于遺囑人死亡的;
(四)遺囑無效部分所涉及的遺產;
(五)遺囑未處分的遺產。
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宅基地證征地補償多少錢
2020-12-01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向法院移交
2020-11-28小車與自行車相撞,自行車受傷了誰的責任
2021-02-05離婚案件中夫妻共同債權債務處理之我見
2021-01-27華僑、港澳臺居民在內地結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0-12-29結婚自由主要有哪些內容
2020-12-21一審承認的事實二審不承認怎么辦
2021-03-25贈與房產配偶有份嗎
2021-01-25托收承付的承付期為多久,結算條件又是怎樣的
2021-01-10胎兒取得繼承權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9交通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1-03-15關于不辭而別員工的處理建議
2021-02-05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必須要進行鑒證?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6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2-12飛機托運行李丟失如何賠償
2021-03-25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夫妻離婚時是否能分
2021-03-19人身保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4保險案件中不真正連帶責任的司法實踐問題
2021-02-01車撞了保險公司要肇事者賠償嗎
2021-02-23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