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法申請回避的條件怎么規定的
《民事訴訟法》第45條規定第四十五條 ,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三)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前款規定,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上述材料中被告沒有權利去申請回避的,因為根本不知道或者不能證明法官與原告是否有何種關系。
其次如果有權利申請,被告要求書面回復,是否書面回復還是口頭回復應該由人民法院決定根據民訴的第48條規定
二、回避的法律后果
在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到法院作出是否同意申請的決定期間,除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外,被申請回避的人員應當暫停執行有關本案的職務。法院決定同意申請人回避申請的,被申請回避的人退出本案的審理或訴訟;法院決定駁回回避申請而當事人申請復議的,復議期間,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審判或訴訟。
三、回避的程序
回避的提出,可以是當事人提出申請,也可以是審判人員或者其他參與訴訟的人員主動自行提出?;乇軕斣?a href='http://www.sdjlnm.com/anjian/28.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案件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回避申請提出后,是否準許,由法院決定,具體程序為:審判人員的回避,由法院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3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
民事訴訟中的回避制度除了適用于審判人員外,對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以及勘驗人也是同樣適用的。而如果這些人發現自身存在法定回避情形的,可以自行回避。若是當事人發現有法定回避情形,那么可以向法院申請他們回避,此時申請回避的方式分為書面和口頭兩種。
民事訴訟法回避方式有哪些?
民事訴訟當庭駁回回避申請怎么救濟?
在民事訴訟中如何申請回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險車輛在停車場中被盜,保險人能否對停車場代位求償
2021-03-01仲裁調解后需要開離職證明嗎
2021-02-11開車不小心撞到人被起訴產生的費用可以理賠嗎
2021-03-26侵權行為是什么
2020-12-10判決生效后還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6超市顧客受傷,保險賠償如何請求
2021-03-13校園欺凌會被開除嗎
2021-01-15普通員工簽勞動合同注意什么
2021-02-21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如何區別
2021-01-11第三人代為履行后怎么追償
2020-11-13勞動關系解除后用人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手續
2021-02-28用房屋擔保借款,是否享有抵押權
2021-02-23企業不執行勞動調解協議怎么辦
2021-03-21人身保險合同的常見條款
2021-03-20保險公司超過判決書規定日期不給錢有什么辦法
2021-02-10長期護理保險保險期間為多少年
2021-01-31交通事故保險不理賠怎么辦
2020-11-13為什么要保險人向投保人明確說明責任免除條款
2021-03-11事故后未及時向保險公司報案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08保險合同權利轉讓書怎么寫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