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從立案到開庭多長時間?
民事案件從立案到開庭一般要30天左右,具體看什么案件和案件的實際情況。大概所需要的時間是這樣,開庭時間跟送達和適用程序有密切關系,一般是立案后5日內移送至審判部門,之后就要看何時送達和適用程序了:
1、如果適用的是簡易程序,審判部門應當在5日內向當事人送達,法院在當事人在收到應訴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開庭;
2、如果適用的是普通程序,則需要在30天之后安排開庭;
3、如果被告下落不明,則需要公告,一般是在報紙刊登后第90天安排開庭。
二、民事訴訟一審時間是多久?
一審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普通程序是《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民事訴訟當事人進行第一審民事訴訟和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所通常適用的訴訟程序。
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法院批準。
三、民事訴訟法院審理程序是怎樣的?
1、法庭調查
法庭調查,是在法庭上出示與案件有關的全部證據,對案件事實進行全面調查并有當事人進行質證的程序。
2、法庭辯論
法庭辯論,是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在法庭上行使辯論權,針對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論的程序。法庭辯論的目的,是通過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的辯論,對有爭議的問題遙一進行審查和核實,借此查明案件的真實情況和正確適用法律。
3、法庭筆錄
書記員應當將法庭審理的全部活動記為筆錄,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簽名。
法庭筆錄應當當庭宣讀,也可以告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當庭或者在5日內閱讀。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認為對自己的陳述記錄有遺漏或者差錯的,有權申請補正。如果不予補正,應當將申請記錄在案。法庭筆錄由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簽名或者蓋章。
4、宣判
法庭辯論終結,應當依法作出判決。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調解不成的,如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的,法院應當及時判決。
綜上所述,因為民事糾紛起訴到法院,符合立案條件的法院會立案受理,對于不復雜的案件,從立案到開庭基本在一個月以內,法院開庭后,先公布法院調查結果,然后由雙方當事人質證答辯,最終法院做出判決。普通民事案件法院會在三個于內審理結束。
民事訴訟幾審終審?有幾級?
民事訴訟法回避方式有哪些?
具體的妨害民事訴訟行為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年人有繼續受教育的權利嗎
2020-12-13上市公司為什么要存續分立
2021-01-07公司章程與公司法規定不一致時應依哪個為準
2020-11-23交通運輸工具是否可以質押
2020-12-09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差別有哪些
2021-03-25會計處理企業擔保問題有哪些要點
2020-12-19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辦
2020-12-12財產保全可凍結配偶的嗎
2021-02-09直系親屬贈予房屋要交契稅嗎
2020-12-10協議管轄是否只能中國法院
2021-03-26肇事逃逸最多判幾年
2021-03-11工傷醫療待遇是什么
2021-02-06工傷請假最長多久
2020-11-28認定勞動關系后可否進行工傷賠償
2021-01-23法院可以凍結失業人員經濟補償金嗎
2021-02-25雇主責任險是什么意思
2021-03-22去瑞士旅游買保險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15保險公司理賠范圍不同之處在哪里
2021-03-10保險合同的履行
2021-02-14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