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案件立過案多長時間開庭?
立案到開庭的時間沒有規定,一般開庭前3天才會通知雙方。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
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法院立案后會根據法院的流程安排開庭時間,如果從立案起尚未超過6個月,建議耐心等待,可以與受理案件的法院聯系了解進程。
二、民事訴訟的流程
1、遞交訴訟狀
2、法院經審查受理后將起訴書副本送達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內提交答辯狀,法院在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送達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辯狀,不影響審理;
4、決定開庭審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并公告;
5、法庭調查階段包括:當事人陳述;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宣讀鑒定結論;宣讀勘驗筆錄;
6、法庭辯論包括: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互相辯論。法庭辯論終結,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順序征詢各方最后意見;
7、法庭辯論終結,應當依法作出判決。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8、判決宣告。
三、民事訴訟狀的內容
根據《民事訴訟法》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當事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原(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等信息。
(二)原告訴訟請求以及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
(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四)受訴法院名稱,起訴的年、月、日,起訴人簽名或蓋章。
這里原告和被告要留意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因為程序法上規定的,法院審結完案件的時間是從立案以后就開始計算的,所以案情復雜的情況下,開庭的時間可能會比較早一些,因為立案到開庭的時間拖得太久的話,會影響到隨后的審理質量的。
刑事案件二審上訴后多久開庭
開庭時間法律規定是什么?
立案到開庭要經歷什么,立案多久開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尋求知識產權的司法救濟
2021-02-28擔保法司法解釋
2021-03-26女子分手后生下孩子,男方否應當承擔撫養費
2021-02-24什么是遺贈扶養協議 ?
2020-11-24可以有條件的放棄繼承權嗎
2021-02-12以前的贍養費能主張嗎
2021-03-21死亡法定遺產繼承范圍
2021-01-23女方以打胎要挾男方結婚是無效婚姻嗎
2021-01-12委托代理的法律后果怎么規定
2020-11-10被房屋中介騙了找誰
2021-01-02唯一住房如何豁免執行
2021-01-08合同履行不能需要解除合同嗎
2021-01-16醉駕拘役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11如何計算經濟補償
2021-03-20離職時單位要求簽保密協議合法嗎
2021-03-02什么是定期壽險,哪些人適合購買定期壽險呢
2021-01-14怎樣為車輛買保險
2020-12-07專家提醒: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6為什么保險合同會終止
2021-01-24投資類保險的類型和各自的優點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