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審被駁回二審上訴發回重審的情形有哪些?
二審程序中發回重審的情形:
1、原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或者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2、原判決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3、對當事人在一審中已經提出的訴訟請求,原審人民法院未作審理、判決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自愿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發回重審。
4、必須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在一審中未參加訴訟,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自愿的原則予以調解,調解不成的,發回重審。
二、民事訴訟上訴的理由有哪些?
1、上訴人認為原裁判認定事實錯誤,或者原裁判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所謂認定事實錯誤,是指原裁判對案件事實作出了與實際情況截然相反的認定;所謂認定事實不清,則指原裁判對案件事實的認定缺乏充足、可靠的證據,所得結論含混不清,與實際情況出入較大。
2、上訴人認為原裁判適用法律有錯誤。衡量案件的質量有兩個基本的標準,即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如果一審裁判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錯了,不僅直接違背了“以法律為準繩”的訴訟原則,而且會造成實體處理結果的差異,導致對當事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失當。因此,上訴人可以此為由提起上訴。
3、上訴人認為原判決違反法定程序,影響到案件正確判決的。程序違法的情形主要有:審理本案的審判人員、書記員應當回避而未回避的;未開庭審理即作出判決的;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當事人未經傳票傳喚而缺席判決的;其他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情形。從司法實踐看,程序公正并不必然導致實體公正,但是,卻可在極大的程度上保障實體公正。因此,如果一審程序不公正或者有錯誤,一般會影響到實體判決的正確性;退一步講,即使違反法定程序并未影響實體判決的正確性,也難以消除當事人對法院裁判公正性的懷疑。基于此,當事人完全可以以程序違法為由提起上訴。
綜上所述,在民事訴訟中,法院做出一審判決,這個并不是最終結果,如果當事人不服,還可以上訴,上級法院經過審查,可以做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或者發回重審等決定。如果其認定原來判決的確有誤,采取事實及證據不足,應當將案件發回去重審。
發回重審對法官的影響有哪些?
民事訴訟中發回重審期限是多久
民事訴訟發回重審理由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方簽名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26立約定金協議怎么寫
2021-03-09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的繼承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1-02-23如何理解人民調解的尊重當事人權利原則是什么
2021-01-24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0-12-05遺產20年后歸使用者嗎
2021-02-13合同債權質押制度具有哪些法律效應
2021-03-22行政案件可以立案嗎
2020-11-29交通事故簽了責任書多久賠償
2020-11-23購房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六大陷阱是什么
2021-02-21房產贈與給兩個人怎么繳稅
2020-12-30勞務承攬與勞務外包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1勞動爭議管轄異議
2020-11-29兒子非親生離婚可以得到精神損失賠償嗎
2021-02-16勞動糾紛案件申訴流程
2020-12-06雇人代班15天被除名
2021-02-20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
2021-02-26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18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5保險事故中“第三者”的認定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