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審判監督程序要具備什么條件
人民法院對已經審結的案件發現確有錯誤的,依其審判監督職能,有權對案件提起再審,但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第一, 提起再審的主體必須是法定的行使審判權的機關和公職人員。依照我國《民事訴訟法》和《人民法院組織法》,在民事訴訟中有權行使審判權的機關和公職人員包括:各級人民法院的院長和審判委員會,他們共同對本院的審判行審判監督權;最高人民法院以及上級人民法院。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主體不同,其提起的方式和適用的程序也各不相同。
第二, 提起再審的客體必須是人民院確有錯誤的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和調解書。所謂確有錯誤,既包括認定事實的錯誤,又包括適用法律上的錯誤;既包括適用實體法錯誤,也包括法定程序錯誤。對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如未發現錯誤,不能提起審判監督。另外,人民法院對未生效的裁判發現錯誤的,只能通過二審程序糾正錯誤,而不能適用審判監督程序提起再審。
第三, 必須由有權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組織作出裁定書以決定再審,方能啟動再審程序。
二、人民法院應當再審的情形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違反法律規定,管轄錯誤的;
(八)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回避的審判人員沒有回避的;
(九)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于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十)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一)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二)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三)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對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情形,或者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對于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不是所有的都能啟動審判監督程序,也就是再審程序。要知道審判監督程序屬于一種特殊的審判程序,是作為司法補救的一種程序。除少數由檢察機關、上級法院或本院依職權提起再審外,審判監督案件多數是由當事人申請再審引起的。而這實際也包含了兩個程序,即再審申請復查程序和再審程序。
民事訴訟中的審判監督程序
民事審判監督程序的審限是多久?
哪些機關可以提起審判監督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校園欺凌屬不屬于犯法
2021-02-18垂腕可以做傷殘鑒定嗎
2020-11-08在國外和外國人結婚需要在國內辦哪些手續
2021-01-17交強險對死亡事故是否應該追加責任險
2020-12-15非親生子女的繼承權是如何的
2021-01-07借條法院起訴流程有哪些
2021-01-24上級法院可交給下級法院審理的案件有哪些
2021-02-06民事訴訟會被限制出境嗎
2021-01-27在公司受傷了公司應該賠償什么
2020-12-21信用卡逾期的立案標準
2021-01-26丈夫去世公公的遺產可否繼承
2021-03-06什么關系構成勞動關系
2020-11-21勞動保護費的支付標準是什么,如何保護未成年工
2021-01-21如果企業沒有參保,發生工傷事故農民工該怎么辦?
2020-12-11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滿是否解聘
2020-12-21建筑勞務是否可以分包給個人
2021-01-16公司能把員工的工資全部扣光嗎
2020-12-23勞動仲裁由誰來裁決
2021-03-19飛機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2-11對保險合同效力有什么規定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