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民事訴訟后如何財產保全
如果判決中確定應當履行義務的人(被告or第三人)沒有履行判決義務的,原告可待判決送達該被告(第三人)后,向一審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應將以下材料遞交一審法院立案庭執行立案窗口辦理立案:
1、執行申請書原件1份;
2、主體資格證明材料:
申請人為法人的:
(1)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1份;
(2)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原件1份;
(3)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1份。
申請人為公民的:身份證復印件1份;
被申請人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營業執照副本/工商登記信息表復印件1份;
被申請人為公民的:身份證/戶口簿/人口信息登記表復印件1份
3、生效的法律文書(如民事判決書、民事調解書等)復印件3份,需提供原件核對;
4、裁判文書生效證明原件1份;
5、被申請人可供執行的財產線索復印件1份;
6、采取財產保全措施的,提交保全財產清單1份;
7、授權委托手續
8、填寫《當事人送達地址確認書》等法院備案文書,按法院提供的模板填寫。
二、財產保全
所謂訴前財產保全,也就是訴前保全,是指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財產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由人民法院所采取的一種財產保全措施。與訴前財產保全有關的民事爭議必須有給付內容。爭議的民事法律關系應是有給付內容的,如不是因財產利益之爭,而是人身名譽之爭,無給付內容的,法院就不能采取訴前保全措施。
訴前財產保全屬于應急性的保全措施,目的是保護利害關系人不致遭受無法彌補的損失。例如,雙方當事人簽訂購銷合同,需方按約定給付供方150萬元的預付款,事后發現供方有欺詐行為,根本沒有能力履行合同,而且所付貨款有被轉移的可能,如不及時采取強制保全措施加以控制,必將產生難以彌補的損失。由于從債權人起訴到法院受理需要一段時間,法律就有必要賦予利害關系人在情況緊急時,請求法院及時保全可能被轉移的財產的權利。
財產保全的當事人應積極的提供這類案件的證據和申請書,我國的司法部門在審核后,按照法律規定判處這類財產保全的辦理。辦理結束后,根據案件的審理結果,判處這類財產保全的歸屬。一旦案件中止的,應解除這類財產的凍結。
解除財產保全申請書怎么寫
離婚時如何進行財產保全?
駁回財產保全復議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右手中指前關節骨折是輕傷害還是輕微傷
2020-12-29什么叫醫療事故,什么叫醫療糾紛
2020-11-21如何計算票據貼現利息
2020-12-05關于酒駕肇事后報警接受處理該如何認定?
2020-11-15合同關系可否以侵權責任訴訟
2021-02-21單位是否有權收回員工集資房
2020-11-30如何把控合同中主體資格的審查
2021-03-14工程停工買賣合同可否解除
2021-01-18業主委員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和登記手續
2021-01-22夫妻關系房產過戶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12租房的陷阱有哪些,怎樣選擇理想的房屋中介
2021-01-11簽訂勞動合同公司名稱變了還有效嗎
2021-03-04變更勞動合同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04意外傷害險的賠與不賠
2020-11-30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否屬于商業險
2020-12-12飛機延誤賠償在哪領
2021-03-16購買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2-08保險合同代簽名訴訟舉證方要如何舉證
2021-01-01如何處理保險理賠爭議
2021-01-15客戶突發心臟病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