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民事訴訟后如何財產保全
如果判決中確定應當履行義務的人(被告or第三人)沒有履行判決義務的,原告可待判決送達該被告(第三人)后,向一審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應將以下材料遞交一審法院立案庭執行立案窗口辦理立案:
1、執行申請書原件1份;
2、主體資格證明材料:
申請人為法人的:
(1)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1份;
(2)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原件1份;
(3)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1份。
申請人為公民的:身份證復印件1份;
被申請人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營業執照副本/工商登記信息表復印件1份;
被申請人為公民的:身份證/戶口簿/人口信息登記表復印件1份
3、生效的法律文書(如民事判決書、民事調解書等)復印件3份,需提供原件核對;
4、裁判文書生效證明原件1份;
5、被申請人可供執行的財產線索復印件1份;
6、采取財產保全措施的,提交保全財產清單1份;
7、授權委托手續
8、填寫《當事人送達地址確認書》等法院備案文書,按法院提供的模板填寫。
二、財產保全
所謂訴前財產保全,也就是訴前保全,是指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財產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由人民法院所采取的一種財產保全措施。與訴前財產保全有關的民事爭議必須有給付內容。爭議的民事法律關系應是有給付內容的,如不是因財產利益之爭,而是人身名譽之爭,無給付內容的,法院就不能采取訴前保全措施。
訴前財產保全屬于應急性的保全措施,目的是保護利害關系人不致遭受無法彌補的損失。例如,雙方當事人簽訂購銷合同,需方按約定給付供方150萬元的預付款,事后發現供方有欺詐行為,根本沒有能力履行合同,而且所付貨款有被轉移的可能,如不及時采取強制保全措施加以控制,必將產生難以彌補的損失。由于從債權人起訴到法院受理需要一段時間,法律就有必要賦予利害關系人在情況緊急時,請求法院及時保全可能被轉移的財產的權利。
財產保全的當事人應積極的提供這類案件的證據和申請書,我國的司法部門在審核后,按照法律規定判處這類財產保全的辦理。辦理結束后,根據案件的審理結果,判處這類財產保全的歸屬。一旦案件中止的,應解除這類財產的凍結。
解除財產保全申請書怎么寫
離婚時如何進行財產保全?
駁回財產保全復議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并購需要哪些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6抵押權的追及性
2021-03-19賠償誤工費后繼續發生勞動行為違法嗎
2020-12-04減刑的限制條件有哪些
2020-11-18失信是永久性的嗎
2021-03-18同一當事人的兩種違法行為,可以分別立案嗎
2021-01-11異地發生交通事故如何索賠,異地交通事故索賠注意什么
2020-12-04虛假簽名擔保合同的效力
2021-03-01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兒子怎么辦
2021-01-04實習期自我評價
2021-03-07駕駛員實習期肇事是否應予理賠
2020-12-24勞務關系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3-13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保險合同生效 意味著保險責任的開始嗎
2020-11-18新型人身保險產品謀求發展的對策
2021-02-28非營業車輛進行營業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免責?
2021-03-24保險代理人是否與保險公司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03保險公司保護被保險人利益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5保險的合同要注意哪些問題才能避免糾紛
2021-03-17保險法解釋二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