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囑是指遺囑人生前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對其遺產或其他事務所作的個人處分,并于遺囑人死亡時發生效力的法律行為。對于遺囑這個概念的了解,讓我們認識到了其兩個重要的特征,一是遺囑必須是立遺囑者本人單方作出的,二是遺囑必須符合法律意義上嚴格的形式要件。
復制品不能發生遺囑效力
那么什么是符合法律規定的遺囑形式呢?根據繼承法規定,遺囑的形式有如下五種: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緊急情況下)。也就是說,超出這五種法定形式外的遺囑形式都是無效的,即使是口頭遺囑也要在緊急情況解除后更改為其他的形式。
而法律規定的五種形式的遺囑均不能以完整原件的形態存儲于網絡上,存儲于網絡上只可能是復印件或復制品。這些復制品無法由立遺囑人和見證人進行簽名,因而不能發生遺囑的效力。
即使是將親筆簽名的遺囑上傳到網上,因為上傳的掃描件不是原件,無法在糾紛產生時起到充分的證明作用,即如果沒有原稿,則很難被認定為真實。由此看來,網絡遺囑眼下還是一個難以被司法界認可的概念。
網絡遺囑保存便捷
網絡遺囑不能起到真正的遺囑的效力,為何這個概念會在近年頻頻出現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一是網絡媒介對于遺囑保存有一定時效性、安全性。因為傳統的遺囑多為手寫的方式,而又只能在遺囑人死亡時才能發生效力,那么在立遺囑到遺囑人死亡的過程中,遺囑可能因為保管不善或人為損毀而發生丟失和損壞。
二是網絡媒介對于遺囑保存有一定便捷性、經濟性。現有網絡技術普及,普通人即可掌握掃描和上傳技術,若這種形式的遺囑真的能發生效力,那么相比公證等方式更為經濟、便捷,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的變更及時進行遺囑的修正和重新上傳。
網絡遺囑存在現實價值
雖然在現有的法律框架內,網絡遺囑還不能作為一種有效的遺囑形式,但這種概念的產生所引發的討論和思考卻并非沒有現實價值。一種很有現實意義的論點認為,實體財產的網絡遺囑如果能夠引入具有公信力的中介機構參與,所遇到的問題便可得到化解。比如公證機構和網絡企業合作,要求立遺囑人本人必須到公證處申領網絡遺囑賬號等等。
網絡遺囑的產生反映出社會新形勢下,人們對于自身財產處分的高度自治愿望,希望更充分利用現有的科技手段去行使自身的財產處置權利,是一種值得鼓勵的現象。而現有的法律則亟待根據現實狀況進行新的調整和應對,比如完善現有繼承法關于遺囑形式的立法。同時,網絡安全性的完善與網絡存儲方式的拓展,也為網絡遺囑未來發展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冊勞務公司需要什么要求
2020-12-28定額發票能報銷嗎
2021-03-09民法總則對保護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24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
2020-11-26脅迫協議無效怎么取證
2020-12-30《侵權責任法》與校園安全責任
2021-02-10高級管理人員怎么簽合同
2021-03-04勞務用工法律須知
2020-12-31離職再入職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十八年工齡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合同嗎
2020-11-14競業限制僅約定責任是否有效
2021-03-24用人單位有權擅自變更勞動者工作崗位嗎
2021-03-09勞動糾紛需要用到哪些法律
2021-01-19變更受益人要經被保險人同意嗎,購買壽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04出險和理賠時要注意什么
2021-01-25什么是保險人?
2020-12-23意外傷害保險多少錢,有什么特點
2021-02-19保險公司變更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1工程施工中存在哪些管理問題
2021-01-09林地承包合同的簽訂要求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