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為書記員配偶律師回避嗎?
需要回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二、回避法律依據
根據《律師執業行為規范》第五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律師應當告知委托人并主動提出回避,但委托人同意其代理或者繼續承辦的除外:
(一)接受民事訴訟、仲裁案件一方當事人的委托,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中對方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擔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人,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被害人的近親屬的;
(三)同一律師事務所接受正在代理的訴訟案件或者非訴訟業務當事人的對方當事人所委托的其他法律業務的;
(四)律師事務所與委托人存在法律服務關系,在某一訴訟或仲裁案件中該委托人未要求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其代理人,而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該委托人對方當事人的代理人的;
(五)在委托關系終止后一年內,律師又就同一法律事務接受與原委托人有利害關系的對方當事人的委托的;
(六)其他與本條第(一)至第(五)項情況相似,且依據律師執業經驗和行業常識能夠判斷的其他情形。
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發現存在上述情形的,應當告知委托人利益沖突的事實和可能產生的后果,由委托人決定是否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
委托人決定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的,應當簽署知情同意書,表明當事人已經知悉存在利益沖突的基本事實和可能產生的法律后果,以及當事人明確同意與律師事務所及律師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
以上就是律師回避的具體情況,涉及到律師在進行辯護時,如果與案件的審理人員或者公訴人員存在上述情況的,是需要回避處理的,但相關情況的認定需要由法院作出裁定,如果未進行回避處理的,可以導致案件的審理存在法律適用錯誤的情況。
刑事訴訟法律師回避是否有規定
律師辯護回避需不需要?
律師辯護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海峽兩岸間仲裁裁決的效力如何
2021-03-17三胎孕期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0-12-11人事爭議被申請人提交答辯書的限期是多久
2021-01-09做了傷殘鑒定沒申請工傷怎么辦
2020-11-24贍養協議里面能分配財產嗎
2020-11-16合理實施哪些行為的可以不經肖像權人同意
2021-01-25科創板最新消息2020
2021-01-29網上購物商品與描述不符但又不給退怎么辦
2020-12-22夫妻離婚后財產分割
2020-11-27口頭承諾贈與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25肇事叫人頂包算逃逸嗎
2020-11-17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是否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2-24合同詐騙罪概念是什么
2021-02-26勞動關系從何時建立,是什么意思
2021-02-15消防工程質保期幾年
2021-03-11玩忽職守導致公司受損被辭退怎么維權
2020-12-28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及注意事項
2021-01-18產品責任險與雇主責任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15旅游保險的保險項目具體有哪些呢
2020-12-14批單不屬于格式條款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