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于法官的律師配偶回避嗎?
需要回避,根據《律師執業行為規范》第五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律師應當告知委托人并主動提出回避,但委托人同意其代理或者繼續承辦的除外:
(一)接受民事訴訟、仲裁案件一方當事人的委托,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中對方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擔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人,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被害人的近親屬的;
(三)同一律師事務所接受正在代理的訴訟案件或者非訴訟業務當事人的對方當事人所委托的其他法律業務的;
(四)律師事務所與委托人存在法律服務關系,在某一訴訟或仲裁案件中該委托人未要求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其代理人,而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該委托人對方當事人的代理人的;
(五)在委托關系終止后一年內,律師又就同一法律事務接受與原委托人有利害關系的對方當事人的委托的;
(六)其他與本條第(一)至第(五)項情況相似,且依據律師執業經驗和行業常識能夠判斷的其他情形。
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發現存在上述情形的,應當告知委托人利益沖突的事實和可能產生的后果,由委托人決定是否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
委托人決定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的,應當簽署知情同意書,表明當事人已經知悉存在利益沖突的基本事實和可能產生的法律后果,以及當事人明確同意與律師事務所及律師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四十四條規定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第四十五條規定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
對于回避的具體情況在法律上有明確的規定,相關情況的處理是需要結合實際的訴訟案件處理情況而定的。另外,當事人在發現律師與法官存在配偶關系的情況下,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出要求回避的請求,具體情況由法院判決。
民事訴訟中的證人回避
民事訴訟當庭駁回回避申請怎么救濟?
刑事訴訟法回避決定由誰做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篇> 何為飲酒駕車、醉酒駕駛,該如何處罰?
2021-03-11申請減刑假釋滿足哪些條件
2020-11-13家暴離婚能請求離婚賠償嗎
2020-11-29不同意管轄裁定怎么辦
2020-12-15能否主張繼承違建房產
2021-03-08口頭約定產生糾紛是否屬于合同糾紛
2021-02-14房產部門可否撤銷房屋產權證
2020-11-24勞務用工法律須知
2020-12-31實習期工資可以現結嗎
2020-11-13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地
2020-12-18私家車載客遇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1-03-04團體意外傷害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9什么是家庭財產保險
2020-11-13人身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1-03-24人身保險合同概念特征是什么
2020-11-15在被保險人同意的視角下談贈與人身保險合同
2021-02-27交強險保險理賠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222020年河北保險最低基數是多少
2020-12-29化名的保單有效嗎
2020-11-09關于保險詐騙罪的一些法律常識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