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察官當律師沒有任職回避怎么辦?
打官司如果對方有不利于司法公正的人員,可以申請回避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前三款規定,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第四十五條: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
第四十六條: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回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回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
第四十七條: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的三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對復議申請,應當在三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并通知復議申請人。
二、具體規定
檢察官的任職回避,主要是考慮到人民檢察院內部和上下級人民檢察院之間在檢察工作和人事管理等方面有著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對于有一定親屬關系的人,如果在同一人民檢察院、同一業務部門擔任職務或者在上下相鄰兩級人民檢察院擔任領導職務,形成一種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可能不利于公正處理案件,也不利于檢察官隊伍的建設。因此,為了保證檢察官依法履行檢察職責,促進人民檢察院的廉政建設,維護司法公正,本條規定了檢察官的任職回避制度。
當訴訟的過程中如果說有涉案的人員是與本案的當事人有親屬關系或者是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情況下,當事人也是可以申請進行回避的,那么之所以有這樣的規定也是為了更好的保障確保司法程序的公正性,如果說申請人的回避申請被駁回后也是可以申請復議的。
司法鑒定未回避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在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回避主體包括什么
律師辯護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數罪并罰最高多少年
2021-02-24行政行為撤銷重做的適用情形
2020-11-20怎樣判斷既定事實婚姻
2020-12-08商標近似判斷原則有哪些
2021-02-04擔保公司搶車警察追回的案例分析
2021-03-14交通事故訴訟擔保人是律師嗎
2021-01-02離婚后監護人不盡撫養義務該怎么處理
2021-02-06盜版軟件已經卸載還需要賠償嗎
2021-01-29代位繼承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17格式合同有什么特殊性
2021-02-12個人獨資企業能否履行合同責任
2021-03-20學生在學校受傷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2-03員工不同意調崗公司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7具體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呢
2021-01-17團體意外險和個人意外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4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優點
2020-12-07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人身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12服飾城火災 大眾保險被判理賠75.6萬
2020-12-12涉嫌危險駕駛保險會賠償嗎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