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庭立案后多長時間開庭?
民庭立案后15天到20天左右時間開庭,民事案件立案后,開庭時間跟送達和適用程序有密切關系,依據《民事訴訟法》相關關于審限的法條規定及原則,一審一般是立案后5日內移送至審判部門,之后就要看何時送達和適用程序了:
1、如果適用的是簡易程序,審判部門應當在5日內向當事人送達,法院在當事人在收到應訴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開庭;
2、如果適用的是普通程序,則需要在30天之后安排開庭;
3、如果被告下落不明,則需要公告送達,公告送達的期限是60天,公告送達期滿后視為送達,可安排開庭。
二、民事案件關于立案開庭時間的相關依據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經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并通知當事人;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被告提出答辯狀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三、我國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是:
(1)訴訟權利平等原則,當事人在民事訴訟中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訴訟權利以及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過程中應當保障當事人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訴訟權利。
(2)同等與對等原則,同等原則,一國公民、組織在他國進行民事訴訟時,與他國公民、組織享有同等的訴訟權利和承擔同等的訴訟義務。對等原則,一國法院在民事訴訟中對他國公民、組織的訴訟權利加以限制的,他國法院對該國公民、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加以同樣限制的原則。
(3)法院調解原則,《民事訴訟法》第九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愿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4)辯論原則,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有權就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在法院的主持下進行辯論,說明和論證自己主張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反駁對方當事人的意見和主張。
(5)處分原則,民事訴訟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自由處置自己的民事權利和民事訴訟權利。
民事案件在立案之后,很多人都比較著急,什么時候能夠收到傳票進行訴訟活動,但實際上只是需要看案件的復雜程度以及它所采取的哪一種程序,如果是普通程序的話,相對來說是比較長的。需要在30天之后才能夠排期。
民事訴訟案件的立案條件有哪些?
民事案件沒有證據可以立案嗎
民事立案的條件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商局侵權認定錯誤如何賠償
2021-01-07勞資糾紛有什么特點
2021-01-18如何判斷不作為是否成立
2021-01-05督促程序的實質要件有哪些
2021-02-05政府集資房是什么房
2021-02-02女方爭取孩子撫養權的要求是什么
2020-12-20沒有要約的合同是否要執行
2021-01-19合同撕毀后還有效嗎
2020-11-28用人單位怎么舉證
2020-11-27無故解雇員工如何補償
2021-02-28事故索賠需準備哪些證件?
2021-01-03逆行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3-14房屋財產保險費計算方式
2020-11-22汽車被盜,保險公司有義務把車從外地取回來嗎
2021-02-26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二條是怎樣的
2021-01-03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概念簡析
2021-02-11土地轉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的
2020-12-09土地流轉合同中附著物包括哪些
2020-12-07爸媽的房子拆遷女兒有權分嗎
2021-02-18拆遷補償標準低,被拆遷人該怎么辦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