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辯護律師是否需要回避?
辯護律師在存在回避的情形之下是需要回避,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第三十一條規定:本章關于回避的規定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
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依照本章的規定要求回避、申請復議。
辯護律師作為被告人的代理人,目的是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利與利益,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辯護律師有申請回避的權利。
二、律師回避的情形是什么?
1、《律師法》第三十九條 律師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不得代理與本人或者其近親屬有利益沖突的法律事務。
2、《律師執業行為規范》第五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律師應當告知委托人并主動提出回避,但委托人同意其代理或者繼續承辦的除外:
(一)接受民事訴訟、仲裁案件一方當事人的委托,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中對方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擔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人,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被害人的近親屬的;
(三)同一律師事務所接受正在代理的訴訟案件或者非訴訟業務當事人的對方當事人所委托的其他法律業務的;
(四)律師事務所與委托人存在法律服務關系,在某一訴訟或仲裁案件中該委托人未要求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其代理人,而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該委托人對方當事人的代理人的;
(五)在委托關系終止后一年內,律師又就同一法律事務接受與原委托人有利害關系的對方當事人的委托的;
(六)其他與本條第(一)至第(五)項情況相似,且依據律師執業經驗和行業常識能夠判斷的其他情形。
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發現存在上述情形的,應當告知委托人利益沖突的事實和可能產生的后果,由委托人決定是否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
委托人決定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的,應當簽署知情同意書,表明當事人已經知悉存在利益沖突的基本事實和可能產生的法律后果,以及當事人明確同意與律師事務所及律師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
回避制度在我們國家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制度,當然回避指的是具有回避的情形才需要進行回避,比如說律師存在執業沖突的情況之下,同時不僅僅是辯護人員需要進行回避,如果是審判人員同樣也是需要回避的。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回避主體是什么?
民事訴訟程序中的回避方式有什么?
刑事訴訟法回避的決定有哪些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山東元康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畢業于山東大學,獲得法學學士學位,是國家司法部注冊律師、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至今已有10余年的法學理論研究與法律實踐工作經驗。 自從事法律工作以來,一直注重研究人身傷害(交通事故)、勞動工傷、債權債務(民間借貸)、婚姻繼承、合同糾紛、公司法務、刑事辯護等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在為當事人辦理案件的過程中,為當事人爭取到了最大的合法權益,得到了當事人很好的評價,并且憑借為當事人辦案的良好口碑 ,得到了當事人的推薦,為更多需要法律幫助的人解決了諸多法律難處。 執業信條:誠實信用、盡職盡責、追求實效!
農村征地補償是怎么樣的
2021-02-10同業競爭限制協議是怎樣的
2021-02-24我國目前允許同性進行婚姻登記嗎
2021-01-09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書
2020-12-03第二順位繼承人能領到撫恤金嗎
2020-12-30房屋中介欺詐怎樣投訴
2021-03-05勞務外包哪個單位繳納全部保險嗎
2021-03-23飛機延誤賠償多久到賬
2021-01-09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可以有哪些
2020-11-17公眾責任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6投保人駕駛無證車輛身亡 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2021-03-03火災保險賠償賠償標準
2020-12-25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怎么辦
2021-02-15保險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答辯狀
2021-01-17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解釋二的內容是怎樣的
2020-11-21加入WTO對各行業的影響:保險業國際貿易論文
2021-02-04什么是機動地
2020-12-11農村開荒地能不能建房
2020-12-21土地轉讓協議書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16如何計算土地出讓金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