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審判審判長回避的條件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之規定,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一) 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 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 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四)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二、關于審判長回避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規定:院長擔任審判復長時的回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回避,由制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百回避,應當度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回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問負責人的回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
三、回避申請書應該怎么寫?
申請人______(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職業、住址等,如法人寫明名稱、所在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和職務)
被申請人______(同上)
據了解,被申請人______與本案______是______,聯系密切。為避免本案的不公正處理,現根據《司法鑒定管理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要求______回避。
此致______人民法院
注:
①本申請書供審判人員等回避時使用,用鋼筆、毛筆或書寫負印。
②“申請人”欄,如系公民的應寫明姓名、性別、民族、籍貫、職業或工作單位和職務、住址等;如系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寫明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姓名和職務。
③“申請人”署名欄,如系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寫明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簽章,加蓋單位公章。
訴訟活動中如果特定情況下審判長沒有進行回避,就不能從法律層面上保障判決書是相對公平公正的,審判長需要回避的,也得經過本院院長的決定才行。除了審判長回避制度,也適用于訴訟活動當中的陪審員,翻譯員等工作人員。
民事訴訟當庭駁回回避申請怎么救濟?
在民事訴訟中如何申請回避?
民事訴訟法回避對象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河道整治拆遷的紅線范圍
2021-03-04要勞務派遣用工單位支付經濟補償或賠償金
2021-01-28在無主合同的情況下簽訂的定金合同有效嗎
2021-02-26發生交通事故可否主張被撫養人生活費
2020-12-22空置房物業費70%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1不履行裝修合同工商怎么處罰
2021-01-23委托他人代理訴訟,有什么新規定
2021-02-11轉正后辭退員工是否給賠償
2020-12-16投連險有什么風險
2021-02-19團體意外險和個人意外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重大疾病險公司拒絕理賠該如何處理
2020-12-06人身保險可以有多個受益人嗎
2021-01-27受益人與被保人同時遇難死亡,保險要怎么賠
2020-11-26船舶觸碰碼頭設施的侵權責任和損害數額確認的新思路
2021-01-30三者險保險人的義務包括哪些
2021-01-17綿陽居民保險報銷比例
2020-11-28保險法對保險欺詐規定了三種仲裁方式
2020-12-20離婚后保險受益人可以變更嗎
2020-12-31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效力是怎樣確定的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