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糾紛開庭到判決多長時間
1、法律對開庭后多久下判決沒有規定,法律只對立案后多久下判決有相關的規定;
2、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3、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第二條規定,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民事案件,期限為六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延長的,報請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再延長三個月。
二、民事案件開庭不去會怎樣
1.法院可以拘傳他到庭。
2.必要時可以缺席判決。
不出庭不影響你的訴訟請求,法院只要宣判就對他有強制力他必須履行。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但是被告必須到庭的,可以拘傳。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九條:“人民法院對必須到庭的被告,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傳。”所說的必須到庭的被告,是指負有贍養、撫育、扶養義務和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被告。見《民訴意見》112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規定的必須到庭的被告,是指負有贍養、撫育、扶養義務和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被告。給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如其必須到庭,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也可以適用拘傳。
民事案件中,一審、二審以及再審的審限要求不同,此外對適用簡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的審理期限要求也不同。因而,無法準確的估計到民事案件從開庭到做出判決會用多長時間。一般除了一審終審的民事案件,其余的民事案件在一審法院做出了判決之后,當事人對判決結果不服也可以提起上訴。
民事糾紛標的訴訟費由誰承擔
民事糾紛去法院起訴怎么收費
民事糾紛怎么處理,如何解決民事糾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眾籌有什么發展
2021-02-27商業銀行發生信用危機由誰接管
2021-01-20顧客在超市受傷誰賠償,顧客在超市受傷的相關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3毛坯房驗房的十三個步驟
2021-02-02集資房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05企業一定要成立工會嗎
2021-01-19農民工在用人單位工作期間應享有什么權利?
2020-12-24申領失業補助金從什么時候可以領
2020-11-21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人身保險合同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2-02格式條款解釋規則在保險合同中的適用
2020-12-11出險時保險公司應賠多少錢
2020-12-02哪些人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主體
2021-01-03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幾種
2021-01-23土地轉包是否需要原承包者同意
2020-12-09拆遷令下達后的訴訟期是多久
2020-11-09申請信息公開對提高征地拆遷補償有作用嗎
2021-01-05集體土地征收上的房屋拆遷補償方案有幾種
2021-01-19舊房在拆遷時會進行折舊嗎,折舊率怎么算
2021-03-07戶口已經遷入城市,宅基地會收回嗎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