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人是律師父親要回避嗎?
父親屬于近親屬,應當回避仲裁。仲裁員是所要處理案件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代理人的近親屬。仲裁員與案件存在一定的利害關系。仲裁員與案件當事人或代理人有一定關系,對案件的公證審理會造成影響。事先對需要處理的案件提供過相關咨詢的。
仲裁回避的情形
根據《仲裁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無論是由當事人選定的仲裁員,還是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的仲裁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發現仲裁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權提出回避申請:
(1)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代理人的近親屬;
(2)與本案有利害關系;一般是指經濟上、財產上有利害關系
(3)與本案當事人或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仲裁的。
這里的關系是指親屬關系、經濟財產關系之外的關系,如同學關系、同事關系、朋友關系、師生關系、上下級關系等。這些關系并非都是發生回避的條件,只有當這些關系有可能影響到對案件的公正審理的,才應當回避。對是否可能影響到對案件的公正審理,不能隨意推測或想象,而應有所依據,如仲裁員已表現出某種不公正的傾向,對方當事人就可提出申請回避。
(4)私自會見當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當事人、代理人的請客送禮的。
二、當事人申請回避的理由和時間
當事人申請回避,應當提出要求回避的理由,這些理由必須是《仲裁法》第三十四條所列的情況,只有符合法定條件,申請才可能被批準。
當事人提出申請回避,時間應在首次開庭前提出。在案件進入實體審理前,當事人會被告知在仲裁中的權利和義務,如果當事人要求回避,可在這時提出。如果回避事由是在首次開庭后知道的,當事人可以在最后一次開庭終結前提出。
在仲裁程序進行中,如果當事人知道仲裁員有應當回避的情形而不提出回避,應視為棄權,日后不得以此為由對仲裁裁決提出異議。
三、決定回避的權限
普通仲裁員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決定;仲裁委員會主任擔任仲裁員時的回避,由仲裁委員會集體決定。
四、回避的法律后果
因回避而重新選定或指定仲裁員后,當事人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有權請求已進行的仲裁程序重新進行,是否準許,由仲裁庭決定;當事人沒有提出請求的,仲裁庭也可依職權自己決定已進行的仲裁程序是否重新進行。
綜上所述,當事人申請回避的,應當符合法定條件,因回避而重新選定仲裁員的,應當重新進行的仲裁程序,當事人知道仲裁員有應當回避的情形,不提出回避的,應視為棄權。
勞動仲裁書送達方式有哪些
在勞動爭議仲裁中要怎么舉證
公司不服勞動仲裁起訴狀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狗咬到人賠多少錢
2021-03-08法律顧問費能抵扣嗎
2021-01-17監外執行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29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0-11-09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
2020-11-10離婚前財產保全是凍結嗎
2020-12-29遺產繼承份額轉賣是怎樣的
2021-02-06集資房再上市要滿足五年嗎
2020-12-31為什么集資房五年后才能交易
2021-01-06勞動者在安全生產方面有哪些權利
2021-02-09企業停產放假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02滿半年漲工資包括實習期嗎,
2021-01-25調崗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23用人單位社保欠繳可以勞動調解嗎
2020-12-03什么情況被判定為勞動仲裁證據不足
2020-12-27保險公司在該案中應否理賠
2020-11-26保險理賠降賠空間是怎么回事
2021-03-15被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2-08自然災害車險賠嗎
2021-01-31保險公司審核傷殘鑒定要多久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