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中的延期審理法律依據為《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回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其解釋如下:延期審理是指在訴訟過程中,由于發生了法律規定的情況,致使人民法院不能在原定的日期對案件進行審理時,人民法院把已經開庭審理的案件,改到另一日期進行審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審理:
1.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如果確因突然患病等正當理由沒法到庭,審查證據、認定事實等就難以進行,這將影響人民法院正確裁判,因此,可以延期審理。
2.當事人臨時申請回避。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回避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如果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參加本案的工作,致使案件審理一時無法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
3.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可以延期審理。
4.其他應當延期審理的情形。比如,一方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因妨害民事訴訟而被拘留,不能按期或者繼續開庭審理等。
人民法院決定延期審理后,對下次開庭審理的日期和地點能夠即時確定的,應當當庭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不能即時確定的,可以在確定以后另行通知。
司法實踐中,發現是否存在需要延期審理的情況是開庭前準備的重要內容。開庭審理前,書記員應當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當事人或者其他訴訟參與人沒有到庭的,應將情況及時報告審判長,并由合議庭確定是否需要延期開庭審理或者中止訴訟。決定延期開庭審理的,應當及時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決定中止訴訟的,應當制作裁定書,發給當事人。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登記結婚小孩可以上戶口嗎
2021-01-10法律援助機構的法律援助能做什么
2021-02-28如何舉報保健用品虛假宣傳
2020-11-10協議離婚后再分婚前財產要依據雙方協議約定嗎
2021-03-13什么是拆遷安置房,拆遷安置房離婚如何分割
2020-11-23合同糾紛判決后多長時間執行
2021-03-21交叉要約能否直接成立合同
2021-01-10勞務派遣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內容
2021-02-28勞動者想離職后可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3-12公司沒有陪產假違法嗎
2021-01-19工會的四項基本職能
2020-12-25退休職工死亡撫恤金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25交通肇事逃逸的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01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是什么意思
2021-02-01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0-12-25沒有考核被辭退按照勞動法補償嗎
2021-03-11短期團體健康保險產品可以調整產品參數嗎
2020-11-22論保險詐騙的共犯問題
2021-02-26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0-12-07如何處理保險代理合同糾紛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