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囑可以將全部財產給私生子嗎
當事人可以通過訂立遺囑的方式,把全部財產給私生子。
影響遺囑繼承法律效力的情形有哪些
《繼承法》第十九條規定:“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這一規定,限制了遺囑人濫用遺囑自由,保障了未成年人、殘疾人及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至于認定繼承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應自何時開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明確規定“繼承人是否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應按遺囑生效時該繼承人的具體情況確定”,這也就意味著,判定繼承人是否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時間點是在遺囑人死亡后繼承開始時,而不是遺囑人立遺囑的時間。
但是,我國繼承法及其意見對必留份的規定過于原則,并沒有界定“既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確切標準。這給法官辦案實際操作造成了一定難度。
對于何種情況屬于缺乏勞動能力,筆者覺得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對于未成年人,如果其已滿16周歲,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應視為有勞動能力。
(2)對于已滿18周歲尚在求學的人而言,因為其主要以學習為主,尚需家人供養,應視為缺乏勞動能力。
(3)對于殘疾人是否喪失勞動能力,應以有資質的機構出具的勞動能力鑒定為準。
(4)對于老年人,應先根據年齡判段,再結合其他具體情況綜合審查。如其還有繼續從事工作,則應認定為尚有勞動能力,如其疾病纏身,行動不便,則應認定為沒有勞動能力。
對于有無生活來源,筆者認為應以繼承人本人是否有經濟收入進行判斷。繼承人雖然有子女贍養,但是并不能改變繼承人沒有經濟收入這一既定事實,這只是繼承人有生活依靠的一個保證;繼承人雖然有政府補助,但是微薄的生活補助并不能保證繼承人的基本生活。筆者認為,繼承人是否有生活來源與繼承人是否有勞動能力是息息相關的,判斷繼承人是否有生活來源,應以繼承人的經濟收入(包括穩定的政府補貼和不固定的子女給予)能否獨立承擔起基本生活所需為限,如果上述來源均不能保證繼承人有基本的生活保證,那么,應認定為繼承人沒有生活來源。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內容,遺囑可以將全部財產給私生子,遺囑是當事人處分自己遺產的意思表示,是需要尊重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需要按照遺囑來繼承遺產。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多長有法可依
2021-02-01二審發回繼續審理還要交律師費嗎
2020-12-09科創板上市條件
2020-12-14第三方支付的各方主體都有誰
2021-01-03如何認定車主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的責任
2020-12-22夫妻共同財產一方去世怎么分割
2021-01-19怎么限制探望權的時間
2021-03-09農村房屋無證怎么贈與
2020-11-22沒有以夫妻名義同居構成重婚罪嗎
2020-12-06車禍死亡26歲該賠多少錢
2021-02-11公共交通意外傷害保險
2021-02-02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9員工離職老板能不能扣工資
2020-12-16如果公司倒閉了怎么追究損失
2021-01-17浙江省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放
2021-02-27員工上班玩手機公司可以辭退嗎
2021-01-06被強迫辭職如何處罰
2021-03-17勞動人事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23被公司辭退可以拒絕嗎
2020-11-15意外險報銷的流程是什么樣的,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