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變更子女監護權?
在法律上,父母均有權利和義務撫養自己的未成年子女。在離婚時往往協議或判決子女直接歸誰撫養,對方支付一定的撫養費。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生活發生變化,父母可以直接協議變更子女的直接撫養權,或者重新向法院提起要求變更子女直接撫養權的訴訟。
《民法通則》第12條規定:“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像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第14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民通意見》)第10條規定了監護人的職責,其中包括,“在被監護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人發生爭議時,(監護人)代理其進行訴訟”。可見,作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應該由其監護人代理其進行訴訟活動。立法的本意是為了最大限度的保護未成年人的利益,然而在本案中,這卻成為了束縛未成年人聘請律師、提起訴訟等權利的障礙。
我國《民法通則》第18條規定了監護人的職責,其中第三款規定,“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民通意見》第20條規定,“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責侵害了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十七條規定的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或者單位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按照普通程序審理;要求變更監護關系的,按照特別程序審理;既要求承擔民事責任,又要求變更監護關系的,分別審理”。今年6月1日起開始施行的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經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的資格,依法另行指定監護人。被撤銷監護資格的父母應當依法繼續負擔撫養費用。”對于未成年人而言,“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或者單位”是指未成年人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范圍也應如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撫養收費多少錢
2021-01-14企業可以以曠工為由開除員工嗎,曠工是否屬于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事由
2021-01-19無期徒刑概念及最少服刑年數
2021-01-24怎樣分割房屋遺產
2020-11-18贍養義務可以協議免除嗎
2021-01-02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5交通事故索賠攻略
2021-01-26安置房產權屬于戶主嗎
2020-12-05承攬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20主體工程勞務部分是否可以分包
2021-01-20勞動糾紛宣判后多久執行
2020-12-29保單轉讓需要經保險人同意嗎
2020-11-25夫妻共同財產有沒有包括保險
2020-11-22重復保險的分攤方法
2021-01-21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是否可以延長
2020-11-13保險經紀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2保險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答辯狀
2021-01-17保險代理人可以全權代理保險人嗎
2021-02-09保險收展員的主要職責
2021-02-07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合同書范本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