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二條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的通知19、父母不得因子女變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撫育費。父或母一方擅自將子女姓氏改為繼母或繼父姓氏而引起糾紛的,應責令恢復原姓氏。
二、孩子改名后,父親或母親仍應該支付撫養費
父母離婚后,父母子女關系依然存在,即便孩子改隨他姓,這種父母子女關系也沒有發生變化,父親對改名后的孩子仍然負有撫養義務。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11月發布的《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十九條規定:“父母不得因子女變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撫育費。”根據上述規定,孩子改名后,父親或母親應該繼續支付撫養費,不得以孩子已經改名為由抗辯。該條同時規定,父或母一方擅自將子女姓氏改為繼母或繼父姓氏而引起糾紛的,應責令恢復原姓氏。但這必須以訴訟為前提。
三、變更未成年子女姓名權
《民法通則》第99條第1款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姓名權是一項重要的人格權,主要包括姓名決定權、姓名使用權、姓名變更權。未成年子女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具體到姓名權尤其是姓名決定權、姓名變更權上,“子女出生及其未成年時期,其姓名的選擇是父母基于親權決定的”。父母代為行使未成年子女的姓名決定權、變更權的權利,即為未成年子女命名權。
對于剛出生及無民事行為能力之未成年人,姓名及變更由父母決定。所有未成年子女的姓名權均由其父母代為行使。
子女姓氏一旦確定,父母任何一方都不得單方改變。即使父母雙方離婚后,子女同一方共同生活,同子女生活的一方也不得單方改變子女的姓氏。根據有關司法解釋,離婚后,一方再婚而未征得生父或生母同意,擅自將子女改為繼母或繼父姓氏,而引起子女撫養糾紛訴至法院的,法院可以責令恢復子女原姓氏。
四、成年子女有權決定自己的姓氏
子女一旦具有了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即年滿18周歲,或雖未年滿18周歲,但已滿16周歲且以自己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則子女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姓名的權利,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自己的姓氏的權利。父母雙方不得進行干涉,不得強迫更改子女姓氏或強迫子女不得更改姓氏。
五、判例
判例一:某女與其夫離婚后,更改了由其撫養的兒子的姓名。此案經西安市未央區法院審理認為,“子女隨父姓或隨母姓,應由夫妻雙方協商,子女有表達能力的,還應尊重子女的意見。女方在未與男方協商的情況下,單方改變子女姓和名,沒有法律依據,顯系不當。故判決女方必須在判決生效后,一日內恢復其子女的原姓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成立前提是什么
2021-03-18小產權房獨家代理合同有效嗎
2021-03-05買哪些房子要補交土地出讓金
2020-11-10刑事案件調解撤案條件是什么
2021-02-20兩個法律沖突怎么解決
2021-03-26車禍臉部哪種程度可以評級
2020-12-27個人借貸的借貸保證要準備嗎
2021-03-04案件管轄異議成立怎么辦
2021-02-07交通事故認定書出來后對方申請復核影響拿車嗎
2021-01-12把銀行卡借給別人走賬犯法嗎
2020-12-07婚姻關系中的共同收益包括什么
2020-12-26軍人撫恤金能否被凍結執行
2020-12-29離異后的人對財產有無繼承權
2021-01-03買私人地皮蓋房子,拆遷能否得到賠償
2021-01-03土地確權后還能建房嗎
2020-12-17佛山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的前提需要哪些
2020-11-18競業限制離職不補償是否生效
2020-12-29勞動合同怎樣解除勞動合同的解除方式是什么
2021-02-14女職工產假時間如何保證,產假期間的工資如何保障
2020-12-11實習期不給工資能告單位嗎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