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國已經將法院的立案審查制度改為了立案登記制度,也就是說日后大部分的案件法院都是要先進行立案的,而不再先經過審查。那到底立案登記制是什么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具體了解。
一、立案登記制是什么
立案登記制是指,法院對當事人的起訴不進行實質審查,僅僅對形式要件進行核對。除了意見規定不予登記立案的情形外,當事人提交的訴狀一律接收,并出具書面憑證。起訴狀和相關證據材料符合訴訟法規定條件的,當場登記立案。
二、立案登記制與立案審查制有哪些不同
1、訴訟起點不同。立案審查制下,訴訟起點是法院決定立案時。立案登記制下,訴狀提交給法院時,訴訟就開始了。
2、立案條件不同。立案審查制下,各級法院對當事人起訴能否立案的審查尺度存在標準不一的問題。立案登記制下,當事人只要提供符合形式要件的訴狀,法院應當一律接收,并在規定期限內依法處理。
3、對當事人起訴權的保障不同。立案登記制下,法院一律接收訴狀,當事人依法無障礙行使訴權,體現了對當事人起訴權的充分保護。
三、登記立案的案件范圍
(一)應當予以登記立案的案件范圍
登記立案針對的是初始案件,包括民事起訴、行政起訴、刑事自訴、強制執行和國家賠償申請。對上訴、申請再審、申訴等,法律另有規定,不適用登記立案的規定。
目前,《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國家賠償法》等法律和司法解釋已經對民事起訴、行政起訴、刑事自訴、強制執行申請和國家賠償申請的受理條件作出明確規定。
(二)不應予以登記立案的案件范圍
此外,對違法起訴和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涉及危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危害國家安全、破壞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破壞國家宗教政策的,以及其他不屬于人民法院主管的所訴事項,不在登記范圍之內。
比如,當事人起訴的事項按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法院應當及時釋明,告知當事人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如果當事人堅持起訴,法院應當裁定不予受理或者裁定不予立案。
通過上文的分析介紹我們知道立案登記制是什么,同時小編也為大家對比了一下立案登記制與立案審查制之間的不同之處。希望可以為您提供一些幫助。若你在這方面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立案登記制下,不予立案的情形有哪些
關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記制改革的意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登記立案若干問題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服刑人員在獄中被獄警欺辱怎樣維權
2020-12-07兩個公司合并怎么處理債務
2021-01-24留置合同能否單獨訂立保證合同
2021-03-10開車撞死狗跑了算不算肇事逃逸
2021-02-18離婚扶養義務有沒有強制性
2020-12-23法院什么情況下駁回原告的起訴
2021-01-05死人注銷戶口有期限嗎
2021-02-08商業銀行解散是否需要申請
2020-12-16要向被裁掉的員工支付補償金嗎
2020-11-19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 單位有轉移檔案義務
2021-02-22面對求職單位的女性性別歧視怎么辦
2020-12-29發生哪些事故時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
2021-01-05交強險被保險公司拒賠,怎么維權
2021-03-05土地承包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3-02農村機動地需要交錢嗎
2020-11-25房屋贈與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4主張拆遷補償利益有時效要求嗎
2020-12-07拆遷兩年以上的農民算不算城鎮居民
2021-03-04房屋拆遷補償是按人口計算嗎
2021-03-24拆遷或者征地是按戶口人數賠償的嗎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