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國已經將法院的立案審查制度改為了立案登記制度,也就是說日后大部分的案件法院都是要先進行立案的,而不再先經過審查。那到底立案登記制是什么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具體了解。
一、立案登記制是什么
立案登記制是指,法院對當事人的起訴不進行實質審查,僅僅對形式要件進行核對。除了意見規定不予登記立案的情形外,當事人提交的訴狀一律接收,并出具書面憑證。起訴狀和相關證據材料符合訴訟法規定條件的,當場登記立案。
二、立案登記制與立案審查制有哪些不同
1、訴訟起點不同。立案審查制下,訴訟起點是法院決定立案時。立案登記制下,訴狀提交給法院時,訴訟就開始了。
2、立案條件不同。立案審查制下,各級法院對當事人起訴能否立案的審查尺度存在標準不一的問題。立案登記制下,當事人只要提供符合形式要件的訴狀,法院應當一律接收,并在規定期限內依法處理。
3、對當事人起訴權的保障不同。立案登記制下,法院一律接收訴狀,當事人依法無障礙行使訴權,體現了對當事人起訴權的充分保護。
三、登記立案的案件范圍
(一)應當予以登記立案的案件范圍
登記立案針對的是初始案件,包括民事起訴、行政起訴、刑事自訴、強制執行和國家賠償申請。對上訴、申請再審、申訴等,法律另有規定,不適用登記立案的規定。
目前,《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國家賠償法》等法律和司法解釋已經對民事起訴、行政起訴、刑事自訴、強制執行申請和國家賠償申請的受理條件作出明確規定。
(二)不應予以登記立案的案件范圍
此外,對違法起訴和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涉及危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危害國家安全、破壞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破壞國家宗教政策的,以及其他不屬于人民法院主管的所訴事項,不在登記范圍之內。
比如,當事人起訴的事項按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法院應當及時釋明,告知當事人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如果當事人堅持起訴,法院應當裁定不予受理或者裁定不予立案。
通過上文的分析介紹我們知道立案登記制是什么,同時小編也為大家對比了一下立案登記制與立案審查制之間的不同之處。希望可以為您提供一些幫助。若你在這方面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立案登記制下,不予立案的情形有哪些
關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記制改革的意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登記立案若干問題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事故經過報告怎么寫
2021-01-20交通事故庭外調解流程有哪些
2021-02-12車禍有人受傷警察會立案嗎
2021-02-15土地出讓收益包括違約金嗎
2021-02-13民事發回重審幾次為限
2021-01-15下落不明三年的人已被宣告死亡了嗎
2021-01-02信用卡違約金按天算嗎
2021-01-03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應該怎么辦
2021-01-25室內設計和施工哪個更好
2021-02-25離婚房產如何評估
2021-01-07事業單位終止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31哪些人加班沒有加班工資
2021-02-22人事代理
2020-12-27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什么時候結束
2021-03-20保險索賠的四個要點
2021-02-26實際修車費用高于評估費用,保險公司應按哪個賠償
2020-11-21保險人行使可抗辯權的具體方式是什么
2021-01-25被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2-08保險合同的中止與終止有什么區別
2020-12-11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具有約束力——山城區法院判決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