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涉及到賠償問題的時候,多半就會產生糾紛,此時通過訴訟方式來解決是最好的。但此時當事人也需要注意一個問題,那就是人身損害訴訟時效期限問題。接下來,律霸小編為大家做詳細解答。
1、一般訴訟時效的計算
對于人身損害賠償的一般訴訟時效,最值得研究的是期間的起始計算,而對于人身損害賠償的侵權行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是容易的,對于人身損害賠償時效的起算卻是復雜的,這是因為受害人必須在起訴前知道自己所受財產損失的具體數額,否則無法起訴。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988年4月2日)第168條“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確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
因此,侵害身體權的侵權行為一經實施完了,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訴訟時效就開始計算。
對于侵害健康權的,要分受傷之日、侵害時不能發現的傷害確診之日的不同來計算訴訟時效。
對于造成喪失勞動能力的,須在確認勞動能力喪失的程度后,才開始計算訴訟時效。
2、特殊訴訟時效的計算
理論上講,侵害身體權和侵害生命權的侵權行為,應當按照一般訴訟時效的規定執行。而《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是對侵害健康權行為的賠償請求訴訟時效,應當適用1年的規定。
3、精神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適用
目前沒有對侵害精神性人格權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因此只能適用一般訴訟時效的規定。如果在適用《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在提出生命健康權的財產損失賠償的同時提出精神撫慰金的賠償,則隨同受到特殊訴訟時效的限制。
4、侵權普通法與侵權特別訴訟時效適用不同
對于特別法應當一律按特別法的規定,如《國家賠償法》訴訟時效規定為2年(第32條第1款);《產品質量法》訴訟時效規定一律為2年(第45條第1 款); 《環境保護法》訴訟時效規定一律為3年(第42條);按照特別法優于普通法的法律適用原則,不能完全適用《民法通則》特殊時效的規定,保護請求權。
5、最長訴訟時效
按照《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最長訴訟時效為20年,這是法律規定的訴權保護最長期限,超過這一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便失去訴權,不再受法律保護。 (第 32條第1款);《產品質量法》訴訟時效規定一律為2年(第45條第1款);《環境保護法》訴訟時效規定一律為3年(第42條);按照特別法優于普通法的法律適用原則,不能完全適用《民法通則》特殊時效的規定,保護請求權。
最長時效也有特別法的特殊規定,如《產品質量法》規定的請求權滿10年喪失(第45條第2款),而不適用《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的20年最長訴訟時效,需要引起特別注意。
從上文的介紹中可以知道,一般人身損害訴訟時效期限為兩年,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確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因此受害人一定要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內提起訴訟,不然自己就有可能從實體上敗訴。
最新人身損害賠償法
人身損害賠償的舉證是怎樣的
人身損害訴訟費是多少,人身損害賠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銀行帳號被法院凍結結案后法官不解凍怎么辦
2021-03-08侵犯病人隱私權包括哪些
2020-12-15中華老字號申請需要多少錢
2021-03-17如何獲得商標的商標權
2021-01-23最高法立案必須要身份證號碼嗎
2021-01-09房產證可以抵押給個人嗎
2021-03-08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1-03-26兒童意外險不得超過多少
2020-12-30理財保險的種類
2021-01-14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不生效
2020-11-09保險合同的終止
2021-02-14保險人說明義務與免責條款效力之關系辨析
2021-02-04交通事故本車人員受害能否要求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6保險公司定損不合理怎么辦
2020-11-21設立合資保險公司的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08“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被過度使用是否有利
2021-01-31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七條
2021-01-24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索賠時怎樣行使權利?
2021-01-26我國現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
2020-11-20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證是什么意思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