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法院起訴,肯定是想盡快的解決問題,也希望法院能夠盡快開庭然后下達判決。在司法實踐中,有的案件解決得很快,但有的案件卻拖得很久。那么法律中對于立案之后多久開庭有沒有規定呢?法律365為你解讀。
一、立案之后多久開庭
法 律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被告提出答辯狀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內 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法院立案后,送達被告法律文書,一般情況下會給被告一個月的舉證期限。舉證期滿后,法院 往往才會安排開庭。所以說從立案到開庭一般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但有的案件適用簡易程序,舉證期也相應變短,另外舉證期也可以當事人約定,經法院同意后生 效。
開庭時間還收送達情況的影響。有一種特殊的送達方式即公告送達,在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情況下,人民法院通過公告將訴訟文書有關內容告知受送達人的一種特殊的送達方式。公告送達要經過六十天,公式滿六十天之后,才能開庭審理。這是一種較為特殊的情況。
另外,對于一個案件需要開幾次庭法律沒有硬性規定,主要看案件的復雜程度,是否屬于重大、疑難案件。應以查清案件事實為準。
二、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一審民事案件的審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法院批準;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的審限為3個月,不能延長,若3個月內不能審結,轉為普通程序繼續審理。 審理期限從立案之日起計算,因此法律對于審理案件期限的規定,也就是對開庭時間的規定。換句話說,法院必須在審理期限到來之前,召集當事人開庭,然后作出判決。
小編為您解答了立案之后多久開庭的知識,綜上,當立案之后,法院往往也會留時間給被告提供證據以及答辯狀,一般情況下,立案之后一個月左右就能開庭。此外,某些地方的法院案件繁多,分攤到每個法官手里的案件數量也十分龐大,所以立案之后,開庭時間還得根據法官的時間來安排。在這種情況下,開庭時間往往會拖得比較晚。但是如上所述,法官依然會在審理期限內安排開庭時間。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難題,不妨在律霸的網站上面咨詢我們的律師,他們會為您提供更專業更有針對性的解答和解決方案。
立案到開庭要經歷什么,立案多久開庭?
第二次起訴離婚立案后什么時候開庭
打官司立案多久后開庭,打官司立案需要哪些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便利店需要辦理什么證件
2021-02-07擔保公司和反擔保人指什么
2021-03-06破產債權申報有哪些規則
2021-01-27哪些情形下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不用賠償
2021-02-27外賣不讓進小區違法嗎
2020-12-14炒地皮非法倒賣土地會受法律制裁嗎
2021-01-01聘用制解除合同多久
2021-03-07競業限制在合同中有效嗎
2020-12-26企業法定代表人是否有勞動關系
2021-02-03保險公司報備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1-29交保費未出保單合同是否成立
2021-03-22車輛保險合同的管轄權怎么認定
2021-02-28保險法車險有哪些新變化
2021-01-03保險到期了可以推遲多久交
2021-03-20保險法解釋二
2020-12-26宅基地拆遷補償款如何繼承
2021-01-20拆遷補償安置資金監管協議書是怎樣的
2020-12-06房屋或建筑物被認定為“違建”時如何維權
2021-03-20行政強制拆遷是什么
2021-01-14拆遷補償是多少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