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望的時間怎么安排?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婚姻法》第38條第二款規定,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也就是說,孩子父母可以就探望的時間進行雙方協商。如果談判破裂,或者協商不成,人民法院可以作出最終判決,而最終判決的時間,即便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不同意也必須執行。
此外,一般探視到子女成年時,子女就可以自己決定是否接受探視,也就是說,子女在成年后有了見父母或者不見父母的自主選擇權。
所謂探視權,也稱為探望權,是指夫妻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一方對子女享有按約定,或者依據人民法院的判決,遵循一定的時間、地點和方式,看望由另一方直接撫養的子女,或將子女短暫接回共同生活的權利。
對于探視權,我國法律是有明確規定的,根據我國《婚姻法》第38條中有規定,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根據司法實踐,探望的方式一般可以分為探望性探視和和逗留式探視。
探望性探視,具有探望時間短,方式靈活的特點,是指非與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一方的父或母以探望的方式探望子女,如定期見面、共同進餐等等;而逗留式探望則一般時間較長,是指在約定或判決確定的探望時間內,由探望人領走并按時送回被探望子女,如短期和子女生活在一起。
當然,探視的方式依舊是先由雙方共同協商,如果協商不成,再由人民法院判決決定。
探望權,又稱見面交往權,是指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一方享有的與未成年子女探望、聯系、會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權利。《婚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一千零八十六條 【父母的探望權】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探視的時間一般來說是夫妻雙方租戶進行約定的,在子女成年之后孩子可以選擇是否見父母這一選項,由子女自主選擇。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來律霸網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慶節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18新婚姻法司法解釋
2021-03-26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對P2P平臺有哪些影響
2021-01-12出租人私自賣房構成侵權嗎
2021-01-30不給探視權有什么后果
2021-01-30怎樣全面理解婚姻自由?
2021-03-22勸別人喝酒造成他人人身損害需要承擔責任
2020-11-21人民法院是否必須執行仲裁裁決
2020-12-18交通事故誤工費需要哪些證明
2020-12-12民事訴訟會被限制出境嗎
2021-01-27治安管理處罰需要立案嗎
2021-03-02房屋抵押后還不上流拍能住嗎
2021-03-20無故減薪算辭退嗎
2021-03-13合同履行不能需要解除合同嗎
2021-01-16保密協議如何無效
2021-02-24人身意外險多久生效
2021-01-29保證續保條款是什么
2021-02-09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0-12-31保險公司理賠出院時應注意什么
2020-12-13保險公司14年后為失誤埋單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