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溫江區律師 靈山縣律師 屏南縣律師 船山區律師 洪澤縣律師 洪洞縣律師 廬江縣律師 泗陽縣律師
隨著我國公民法律意識的增強,針對生活中的一些公共危害事件,如環境污染等,有些公民會向法院提出訴訟。這樣的訴訟類型在法律上被成為公益訴訟。那么民事公益訴訟主體包括哪些?其有何特征?下面律霸小編就這些專業性問題給大家大體分析下。
一、民事公益訴訟主體包括哪些?
公益訴訟的主體主要包括人民檢察院、社會公益團體、個人等等。無論自然人、社會組織、檢察機關還是行政機關作為原告參與公益訴訟,都存在各自的優勢和劣勢。因此,建立一種互補的多元制主體模式將更符合現實所需。每一個人都是自己利益的最佳保護者,予公民公益訴訟起訴權是法律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1、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其作為國家公訴機關,代表公共利益提起訴訟,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是其本身的職責所在。刑事訴訟中,檢察院代表國家對犯罪嫌疑人提起訴訟以追究其刑事責任,作為政府的代言人,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推動、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共利益。
2、社會公益團體:社會公益團體是指非政府的、不把利潤最大化當作首要目標,且以社會公益事業為主要追求目標的社會組織與團體。市民社會需要通過在公共領域進行公共溝通才可能達成,不是任何一個人有權力說我代表、我限定、我就是就能實現的,因此,公益訴訟更多的應是一種動員、溝通、教育的方式,通過這些方式來實現公共利益。
3、個人:或者稱個體,一般指一個人或是一個群體中的特定的主體。個人在什么樣的事件當中能夠聲稱自己代表公共利益,當然這種所謂的代表公共利益都是聲稱,都是自己認為的。
二、公益訴訟具有哪些特征?
1、公益訴訟的原告是不特定的人,一般僅指無利害關系的人;
2、原告起訴的出發點在于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法律尊嚴及社會公平正義,而非個人一己私利;
3、公益訴訟涉及的案件范圍寬泛,可以是民事侵權行為,也可以是行政違法、刑事犯罪活動;
4、公益訴訟的地位體現在對國家機關執法能力不足的補充與協助,而非取代國家機關進行執法活動;
5、原告在勝訴后往往受到一定的物質獎勵。
由此可見,公民進行民事公益訴訟的出發點是為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自身并無直接利害關系。民事公益訴訟主體既可以是人民檢察院、社會公益組織,也可以是個人。作為公民,應該提高自身法律意識,掌握一些關于公益訴訟的法律知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造謠人身攻擊怎么處罰
2021-03-06合同承諾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06隱名股東能否擅自將股權變更
2020-12-16集體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1-02-05無期徒刑關在什么地方
2020-11-17刑事賠償計算標準
2020-11-21附身份關系的贈與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18法院強制措施是否影響征信
2020-11-23按揭房二次抵押最長多久
2020-12-14違反規定徇私向親屬發放貸款的全部承擔責任嗎
2021-02-16簽保險代理合同事畢需要解約嗎
2020-12-18繼承人死亡其子女能代替繼承遺產嗎
2020-12-27繼承權按照哪些序依次行使
2020-12-30競業禁止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2商業秘密保密協議怎么寫
2020-11-27輕傷取保候審的條件和變更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1房屋火災屬于意外險嗎
2020-12-04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3-02產品質量責任保險
2021-01-18未續簽合同怎么交保險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