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推薦】
行政強制法 訴訟費 訴訟時效抗辯 管轄權異議申請書 起訴書怎么寫 強制執行申請書 欠條的訴訟時效
盡管我國的新《民事訴訟法》對法院的管轄權異議問題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在審判實踐中仍免不了會出現很多爭議,法院之間為了管轄權的問題你爭我奪或者是互相推諉的現象也越來越多,由此可見,審判實踐的復雜情形并非法律條文的簡單規定就能涵蓋的,究竟新民事訴訟管轄權異議該怎樣處理?讓律霸的小編給您來釋疑解惑吧!
一、我國的民事訴訟審判實踐中就管轄權異議的問題應當注意以下問題:
1、既提起管轄權異議又應訴答辯的
如前所述,無論是有獨立請求權或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均無權提起管轄權異議,默示協議管轄主要適用于原、被告間。實踐中被告收到法院轉交的起訴狀后,一方面提起管轄權異議,一方面又對案件實體問題進行答辯的情形也較為常見。被告雖對管轄法院有異議,但又擔心一旦管轄權異議申請被裁定駁回,又沒有就案件實體問題進行答辯,會對案件審理有不利影響,故同時提出管轄權異議并應訴答辯。有些被告直接在答辯狀中對管轄權提出異議。
因2012年《民事訴訟法》第127條規定默示協議管轄需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未提出管轄權異議,二是應訴答辯,既提起管轄權異議又應訴答辯的情形不符合默示協議管轄條件,不能視為被告接受受訴法院管轄。雖然案件進入實體審理程序,被告仍可就管轄權異議裁定申請再審及申訴,在申請再審和申訴過程中,其應訴答辯的行為不能視為原被告間就管轄法院達成了默示協議管轄。因被告確實曾經明確提出過管轄權的異議。
2、級別管轄異議案件的審查
2009年1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以法釋[2009) 17號文件公布了《關于審理民事級別管轄異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以下簡稱《級別管轄規定》),明確了審理民事級別管轄異議案件的法律依據和程序。其公布施行,對于依法保障當事人級別管轄異議權,強化上級法院對于級別管轄的監督力度,維護級別管轄秩序,有著重大的意義。
從我國的情況看,由于管轄引發的問題時有發生,社會各界對此反映強烈。就級別管轄而言,實踐中產生問題的,大多是訴訟標的額較大的案件和當事人跨地區的案件。主要表現為:中、基層法院違反級別管轄標準,越級受理本應由上級法院管轄的案件,不理睬當事人提出的級別管轄異議;中、基層法院違反級別管轄標準先立案,然后根據2007年《民事訴訟法》第39條的規定報請上一級法院指令其管轄,將違規做法合法化;中級法院將本應由高級法院管轄的案件,受理后再指令到基層法院管轄,將案件留在當地;中、高級法院將本應由其審理的案件,不問案件的性質和類型,指定下一級法院管轄,通過合法形式將案件留在當地。雖然我國2007年《民事訴訟法》第38條規定了管轄權異議制度,但在審判實踐中多被理解為只適用于地域管轄異議,而不適用于級別管轄異議。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的有關文件雖然承認當事人有提出級別管轄異議的權利,但同時明確規定對級別管轄異議不作書面裁定。審判實踐中對于損害當事人程序利益、擾亂管轄秩序的現象,難以通過法定程序得到救濟、糾正。
二、在關于級別管轄異議案件審查程序中應注意以下幾方面問題:
1、在管轄權異議裁定作出前,原告申請撤回起訴的處理程序。《級別管轄規定》第2條規定,在管轄權異議裁定作出前,原告申請撤回起訴,受訴人民法院作出準予撤回起訴裁定的,對管轄權異議不再審查,并在裁定書中一并寫明。受訴法院無管轄權的,原則上應裁定將案件移送到有管轄權的法院審理。但實踐中案件移送存在許多問題,例如,有的法院只移送案件,拖延甚至不移送訴訟費;有的法院為擺脫難纏案件的審理,將有管轄權的案件移送到其他法院;法院之間移送案卷,少則一二月,多則半年一年,嚴重拖延。如果被移送法院亦認為其無管轄權,還需報請上級法院指定管轄,時間將更長。并且,原告有可能不愿到受移送法院繼續訴訟。為避免產生這些問題,在實際操作中,人民法院在作出移送管轄的裁定前,可以詢問當事人是否申請撤訴。原告撤訴的,人民法院應尊重其意愿。主訴撤回后,管轄權異議即沒有必要繼續審理。
2、答辯期間屆滿后,原告增加訴訟請求金額,被告提出管轄權異議的處理程序。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被告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期限為提交答辯狀期間,同時規定原告有權增加訴訟請求。審判實踐中,有的原告就惡意地于管轄異議期滿后才增加訴訟請求,致使案件標的金額超過受訴法院級別管轄標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案件級別管轄幾個問題的批復》第2條規定:“當事人在訴訟中增加訴訟請求從而加大訴訟標的金額,致使訴訟標的金額超過受訟法院級別管轄權限的,一般不再變動。但是當事人故意規避有關級別管轄等規定的除外。”由于何謂“故意規避”難以判斷,實踐中對隨意增加訴訟標的額致使超過受訴法院級別管轄標準的行為幾乎放任不管,既破壞了級別管轄的秩序,也損害了對方當事人的管轄利益。
為保持原、被告之間在管轄爭點上攻擊防御的動態平衡,防止原告利用答辯期即為異議期,規避管轄異議制度,《規定》第3條規定,提交答辯狀期間屆滿后,原告增加訴訟請求金額致使案件標的額超過受訴人民法院級別管轄標準,被告提出管轄權異議,請求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本規定第一條審查并作出裁定。即允許被告在特定情形下,可在答辯期屆滿后提出管轄權異議。該條爭議的主要問題,一是是否需要設定原告規避級別管轄規定的“惡意”條件。對此,《規定》從提高操作性,規范原告行為的角度,未予設定其他條件,只要增加訴訟請求金額后超出了受訴法院級別管轄標準,被告即可提出管轄權異議;二是是否需要給被告提出此類管轄權異議限制時間。對此,由于目前并無法律和司法解釋規定原告增加訴訟請求后要重新給予被告答辯期間,而原告增加訴訟請求應當在庭審結束前提出,被告提出級別管轄權異議的時間與此對應即可,即在庭審結束前,只要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致使案件標的額超過受訴人民法院級別管轄標準,被告即可依據此條提出管轄權異議。
3、被告同時提出級別管轄異}義和地域管轄異議的處理程序。被告以受訴人民法院同時違反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為由分別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應當理解為一個管轄權異議下的兩個不同理由,不是兩個管轄權異議,受訴人民法院應當作為一個管轄權異議處理,以避免出現一個異議成立而另一個異議不成立時的裁判相互抵觸的情況。
4、級別管轄異議上訴案件的審理程序。《級別管轄規定》第8條明確了當事人對于級別管轄異議裁定的上訴權。改革級別管轄異議裁判機制的關鍵,不僅在于以裁定取代告知、通知,更重要的是賦予當事人上訴權,使上級法院得以通過第二審程序予以監督。
5、受訴法院發現其沒有級別管轄權應依職權移送的問題。《級別管轄規定》第7條明確了當事人未依法提出管轄權異議情況下,受訴人民法院發現其沒有級別管轄權的,應當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審理。規定此條的主要理由是,管轄權屬于訴訟要件之一,是作出實體判決的前提條件。因此,不論當事人是否提出管轄權異議,法院都應當依職權審查。逾期提出的管轄權異議,盡管不是一個有訴訟法效力的異議,但由于管轄權問題是法院必須審查的事項,法院也應當對此慎重考慮。但是應當明確的是,如果當事人未提出異議,法院也未發現其無管轄權,在此基礎上作出實體裁判的,除違反專屬管轄外,一般不能認為構成程序嚴重違法并以此作為上訴或者再審的法定理由,其正當性根據在于訴訟行為瑕疵的補正理論,即欠缺任意管轄權問題,已經由于作出生效判決而得到補正。
6、關于審理級別管轄異議案件的依據問題。《級別管轄規定》第10條明確規定,經最高人民法院批準的第一審民事案件級別管轄標準的規定,應當作為審理民事級別管轄異議案件的依據。有觀點認為,高級人民法院所作的級別管轄規定,既非法律又非司法解釋,在裁定書中不宜作為處理級別管轄異議案件的依據。但這里強調的是,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級別管轄規定是經過最高人民法院批準,并統一發布后施行的,人民法院和當事人都應當嚴格遵守,可以在裁判理由部分予以引用。再者,如果不明確將其作為裁判的依據,則裁判文書的理由部分不能讓當事人理解和信服。需要說明的是,未經最高人民法院批準,各級人民法院自行作出的級別管轄標準,不能作為處理級別管轄異議的裁判依據。
在級別管轄異議審查中,仍有些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一是依職權的移送,是用裁定書的形式,還是通知書的形式。從法理上講,移送管轄的行為,是法院就程序性問題做出的裁定行為,應當采用裁定書的形式。但我國現行的實踐中,多采用通知書的形式。二是依職權移送時的原告利益保護問題。德國、法國、日本、我國臺灣地區的移送管轄,一般是受訴法院在發現無管轄權時,應原告的請求或者依照職權,裁定將案件移送到有管轄權的法院。移送管轄目的,是節省原告重新起訴的費用和時間,及避免原告訴訟時效期間利益的喪失。從我國《民事訴訟法》及審判實踐看,并無“應原告的請求”移送管轄的程序設計,容易產生移送管轄違背原告意愿和利益的問題。從調研情況看,原告選擇法院和法官打官司的情況比較突出,原告不來受移送法院繼續訴訟的情況比較常見。有鑒于此,在依職權移送前,最好征求原告的意見:原告不愿意繼續訴訟的,可以撤訴;愿意繼續訴訟的,可以征求原告意見,將案件移送到原告選擇的有管轄權的法院。
綜上,新民訴對協議管轄的修改以及對應訴管轄制度的確立,使得法院可受理民事訴訟案件的范圍更大了,尤其是應訴管轄的確立,使得法院對案件的管轄權處于立案待定的狀態,進而使法院對管轄權的審查處于消極被動狀態,這難免會增加管轄權的異議糾紛,同時也會給法院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新民事訴訟管轄權異議的問題需謹慎對待,不容小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顧問的工資福利
2020-11-29身份信息被盜用能報警處理嗎
2021-02-15申請老字號有哪些要求呢
2020-12-26交通局可以釣魚執法嗎
2020-11-07婚約財產糾紛有哪些
2020-12-04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問題
2021-01-01再次指定管轄禁止
2021-01-21占有改定的物權效力范圍
2021-01-18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的法律效力怎么樣
2020-11-25職工集資建房政策有什么規定嗎
2021-03-21哺乳期可以協商一致解除合同嗎
2020-12-1360歲員工為什么要簽勞務合同
2021-01-04勞務分包無資質的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8兒童意外險限額是多少
2020-11-21意外傷害保險的責任期限是什么意思,時間是多久
2020-11-13開車撞死人保險怎么理賠
2020-11-11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差別有哪些
2020-11-20傷者起訴,我和保險公司訴訟費誰來出呢
2021-02-04保險法對維護保險標的安全基本規則有哪些規定
2021-03-02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哪些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