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隆昌縣律師 固安縣律師 陽西縣律師 武功縣律師 天河區律師 博白縣律師 屏山縣律師
在民事訴訟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即當事人認為法官的裁判結果沒有達到其訴訟初始的預期,或程度,或數值。或當事人有責任提供相應的證據來支撐證明自身提出的立場觀點。那么民事訴訟法證明責任是什么呢?民事訴訟法證明責任的步驟有哪些呢?
一、民事訴訟法證明責任的概念
所謂證明責任是指引起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者請求消滅的構成要件事實處于真偽不明狀態時,當事人因法院不適用以該事實存在為構成要件的法律而產生的不利于自己的法律后果的負擔。民事訴訟法設置證明責任的目的是為了防止法院拒絕裁判。這是因為,在司法最終解決原則下,國家不容許法院拒絕對民事糾紛作出裁判。
現代法律將證明責任分配的法則一般都分別規定在民事訴訟法和民事實體法中。例如,我國《民事訴訟法》第64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意見》第74條根據《民法通則》第123條、第127條規定承擔民事責任的內容規定了在6種侵權訴訟中,對原告提出的侵權事實,被告否認的,由被告負擔證明責任。
二、民事訴訟法證明責任的方法、步驟
1. 從認識角度出發,無論是在辯證主義還是職權調查主義,民事訴訟中均難免出現案件事實處于真假不明的情形。找律師網解釋雖然法院對事實的真偽無法作出主觀確定,但不能以此為由拒絕對案件作出裁判。所以,客觀形勢要求法院通過一種裝置將真偽不明的事實擬制成“真”或“偽”并作出裁判。
2. 證明責任就是這樣一種裝置。在真偽不明時,法律上規定由誰承擔由此帶來的不利后果就是所謂證明責任的分配。法律貓指《證據規定》第2條對證明責任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即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責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
3. 證明責任是一種承擔不利后果的負擔。具體講,當法官審理案件時,或者是當事人提供的事實處于真偽難辨狀態,或者是當事人不提供任何新的事實來改變這一真偽難辨的狀態,由此,導致其中的一方承擔不利的后果。顯然,我們發現:如果說證明責任是一種義務,那么我們不妨從義務的屬性進行分析。
在民事訴訟中一切流程能夠合理合法、順利進行的的基本就是認定事實,并且正確的查明事實真相對于民事訴訟最終是否可以做出正確的裁決有著重大的意義。而民事訴訟法證明責任是查明事實真相、認定事實的最為重要環節。
最新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全文2020
民事訴訟法2020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法的起訴條件是怎樣的
2020-12-03起訴醫院的流程是什么
2021-03-21行政復議機關有哪些
2021-01-04公司法務人員如何與聘用的法律顧問進行溝通
2020-11-26協議離婚未成的離婚協議生效嗎
2020-11-15婚姻自由受兒女贍養要挾怎么辦
2021-02-14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需要提交申請書嗎
2021-03-12傷殘人員變更國籍,傷殘撫恤金和相關待遇會被取消嗎
2020-11-18交通事故一方賠償不了怎么辦
2021-03-18懷孕的勞務派遣人員能否辭退
2021-02-16產品責任險應該由誰來投保最合理
2021-03-25國內運輸保險的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1-08保險公司中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包括哪些
2021-01-30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有什么含義
2021-03-15車險理賠7個月沒結果
2021-01-20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1-01-07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30法律認可的保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2-04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2020-12-07購買人壽保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