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推薦】
行政強制法 訴訟費 訴訟時效抗辯 管轄權異議申請書 起訴書怎么寫 強制執(zhí)行申請書 欠條的訴訟時效
根據(jù)小編統(tǒng)計,現(xiàn)在民事糾紛呈上升狀。為了更好的解決糾紛,很多人會選擇去法院解決。但是稍不注意就會過了訴訟時效。對于判刑后民事訴訟時效,我國也是有相關規(guī)定的。只要在訴訟時效內(nèi),都可以去上訴。那么判刑后民事訴訟時效是多久,律霸小編在下文中進行回答。
一、什么是民事糾紛訴訟時效?
1、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請求人民法院依強制程序保護其合法權益而提起訴訟的法定有效期限。
2、權利人在有效期限內(nèi)不行使自己的權利,勝訴權即告消滅。
3、通俗地說,訴訟時效是指法律規(guī)定你的某種權利必須在一定時間內(nèi)行使,超過這個期間就不再受法律保護了。
二、判刑后民事訴訟時效的種類:
1、《民法通則》第136條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shù)?
(二)出售質(zhì)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2、《海商法》第257條第1款 就海上貨物運輸向承運人要求賠償?shù)恼埱髾啵瑫r效期間為一年,自承運人交付或者應當交付貨物之日起計算;在時效期間內(nèi)或者時效期間屆滿后,被認定為負有責任的人向第三人提起追償請求的,時效期間為九十日,自追償請求人解決原賠償請求之日起或者收到受理對其本人提起訴訟的法院的起訴狀副本之日起計算。
3、《海商法》第260條: 有關海上拖航合同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一年,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4、《海商法》第263條 有關共同海損分攤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一年,自理算結束之日起計算。
5、《拍賣法》第61條第3款 因拍賣標的存在瑕疵未聲明的,請求賠償?shù)脑V訟時效期間為一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計算。
(一)2年時效
1、《民法通則》第135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2、《合同法解(一)》第6條 技術合同爭議當事人的權利受到侵害的事實發(fā)生在合同法實施之前,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至合同法實施之日超過一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尚未超過一年的,其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二年。
3、《專利法》第62條 侵犯專利權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得知或者應當?shù)弥謾嘈袨橹掌鹩嬎恪?/p>
發(fā)明專利申請公布后至專利權授予前使用該發(fā)明未支付適當使用費的,專利權人要求支付使用費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專利權人得知或者應當?shù)弥耸褂闷浒l(fā)明之日起計算,但是,專利權人于專利權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應當?shù)弥模詫@麢嗍谟柚掌鹩嬎恪?/p>
4、《商標案件解釋》第18條 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超過二年起訴的,如果侵權行為在起訴時仍在持續(xù),在該注冊商標專用權有效期限內(nèi),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停止侵權行為,侵權損害賠償數(shù)額應當自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之日起向前推算二年計算。
5、《著作權糾紛解釋》第28條 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著作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權利人超過二年起訴的,如果侵權行為在起訴時仍在持續(xù),在該著作權保護期內(nèi),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停止侵權行為;侵權損害賠償數(shù)額應當自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之日起向前推算二年計算。
6、《國家賠償法》第32條第1款 賠償請求人請求國家賠償?shù)臅r效為兩年,自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時的行為被依法確認為違法之日起計算,但被羈押期間不計算在內(nèi)。
7、《海商法》第257條第2款 有關航次租船合同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8、《海商法》第258條 就海上旅客運輸向承運人要求賠償?shù)恼埱髾啵瑫r效期間為二年,分別依照下列規(guī)定計算:
(一)有關旅客人身傷害的請求權,自旅客離船或者應當離船之日起計算;
(二)有關旅客死亡的請求權,發(fā)生在運送期間的,自旅客應當離船之日起計算;因運送期間內(nèi)的傷害而導致旅客離船后死亡的,自旅客死亡之日起計算,但是此期限自離船之日起不得超過三年;
(三)有關行李滅失或者損壞的請求權,自旅客離船或者應當離船之日起計算。
9、《海商法》第259條 有關船舶租用合同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10、《海商法》第261條 有關船舶碰撞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碰撞事故發(fā)生之日起計算;本法第一百六十九第三款規(guī)定的追償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一年,自當事人連帶支付損害賠償之日起計算。
11、《海商法》第262條 有關海難救助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二年,自救助作業(yè)終止之日起計算。
12、《海商法》第264條 根據(jù)海上保險合同向保險人要求保險賠償?shù)恼埱髾啵瑫r效期間為二年,自保險事故發(fā)生之日起計算。
13、《產(chǎn)品質(zhì)量法》第45條 因產(chǎn)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shù)脑V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因產(chǎn)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shù)恼埱髾啵谠斐蓳p害的缺陷產(chǎn)品交付最初消費者滿十年喪失;但是,尚未超過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二)3年時效
1、《海商法》第265條 有關船舶發(fā)生油污損害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三年,自損害發(fā)生之日起計算;但是,在任何情況下時效期間不得超過從造成損害的事故發(fā)生之日起六年。
2、《環(huán)境保護法》第42條 因環(huán)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三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到污染損害時起計算。
(三)4年時效
《合同法解釋(一)》第7條 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當事人的權利受到侵害的事實發(fā)生在合同法實施之前,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至合同法施行之日超過二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尚未超過二年的,其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四年。
(四)5年時效
《行訴解釋》第42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內(nèi)容的,其起訴期限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內(nèi)容之日起計算。對涉及不動產(chǎn)的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五)20年時效
1、《民法通則》第137條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2、《民通意見》第175條第2款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規(guī)定的“二十年”訴訟時效期間,可以適用民法通則有關延長的規(guī)定,不適用中止、中斷的規(guī)定。
3、《行訴解釋》第42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內(nèi)容的,其起訴期限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內(nèi)容之日起計算。對涉及不動產(chǎn)的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三、判刑后民事訴訟時效的起算。
1.民事訴訟時效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算。
2.明確約定履行期限的債權,自期滿之日的次日起算。
3.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債權,自權利人主張權利時起算,若給予寬限期,則從寬限期屆滿的次日起算。
4.人身傷害中, 當時發(fā)現(xiàn)受傷的,從侵害當日起算,未發(fā)現(xiàn)的,從確診日起算。
5.職務侵權賠償請求,從職務行為被依法確認為違法之日起算。
6.分期付款買賣合同的民事訴訟時效,按相應的履行日期分別計算,而不從最后的履行日期開始計算。
在閱讀了以上文本后,我們便可得知判刑后民事訴訟時效一般為2年,但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我國法律也規(guī)定了一些特殊時效,包括一年,兩年,三年,四年,五年等等。所以還需要根據(jù)案件的仔細情況來分析訴訟的時限問題。除此之外,大家還需要了解下判刑后民事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來確定是否已經(jīng)改過了民事訴訟時效期間。
民事訴訟中偽造證據(jù)怎么處罰
民事訴訟參加人有哪些?
民事訴訟送達有哪些方式?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春海律師,男,畢業(yè)于燕山大學法學專業(yè),山東濱藍律師事務所主任,專職律師。 自執(zhí)業(yè)以來,一直從事房地產(chǎn)、公司、金融等法律事務,在為房地產(chǎn)、公司企業(yè)、銀行、擔保公司、政府機構等提供法律服務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該律師以其優(yōu)良的專業(yè)化服務和勤勉的敬業(yè)精神贏得了廣大客戶的好評。 先后為濰坊信悅房地產(chǎn)有限公司、濰坊市家福置業(yè)有限公司、濰坊市一鼎裝飾有限公司、濰坊萬泰裝飾設計有限公司、濰坊農(nóng)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濰坊分行、中國大地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濰坊中心支公司、山東津海油氣能源有限公司、彩娜菲詩(中國)全國連鎖機構等多家單位提供優(yōu)質(zhì)的法律服務。為濰坊市濱海地稅局、濰坊市坊子區(qū)招商局、濰坊市坊子區(qū)安監(jiān)局等多家政府機關擔任常年法律顧問。全程參與濰坊市奎文區(qū)集體資產(chǎn)改制專項法律服務工作。 聯(lián)系方式:17861215566
醫(yī)療糾紛主治醫(yī)師要賠償嗎
2021-03-08施工損毀道路致行人損害應該由誰擔責
2021-01-23公司法 注冊資金 抽資
2021-03-03夫妻離婚后因為共同債務發(fā)生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0收養(yǎng)關系公證流程有哪些
2021-03-15兒子開公司能多要贍養(yǎng)費嗎
2020-11-26只有購房合同的房子法院能保全嗎
2021-03-09受要約人對要約內(nèi)容變更的效力
2021-01-03提存后發(fā)生怎樣的效力
2021-01-17陷入履行不能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8房產(chǎn)土地贈與免稅嗎
2021-01-25試用期要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1-02-17兒子非親生離婚可以得到精神損失賠償嗎
2021-02-16旅游意外險保單索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20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家庭財產(chǎn)保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4開車撞死人保險怎么理賠
2020-11-11學校平安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0-12-05司機肇事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1-31空運保險的險種有哪些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