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浉河區律師 淶源縣律師 海寧市律師 高陽縣律師 涉縣律師 拱墅區律師 奎文區律師
我國在處理訴訟之前,都會要求訴訟的雙方當事人先作出誓詞。其目的是為了讓雙方當事人對自己所說的話作出承諾,以便審批。但是,仍然會有當事人抱著僥幸心理在訴訟中作出偽證。那么大家知道民事訴訟提供偽證會怎么樣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相關的法律內容。
民事訴訟中做偽證應如何處理訴訟
第一百零二條 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并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我國偽證行為增多的原因
(一)我國法律規定不健全
1、刑法規定不嚴密。我國刑法中對偽證行為的法律規定主要有《刑法》第305條、第306條、第307條。值得指出的是,第305條規定的偽證罪和第306條規定的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毀滅證據、偽造證據、妨害作證罪,都僅適用于刑事訴訟中。在民事訴訟中并不適用。
在刑法中對民事偽證行為加以規定的只有《刑法》第307條,“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員犯前兩款罪的,從重處罰。”從本條文中可以看出,刑法并沒有將民事訴訟當事人自己偽造、毀滅重要證據而妨害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行為規定為犯罪。而根據我國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則,可知民事訴訟當事人自己實施的偽證行為并不構成犯罪。
2、民事訴訟法規定不嚴密。《民事訴訟法》第102條規定“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但對在什么情況下罰款、什么情況下拘留、由誰來認定和制裁、程序如何啟動等好多問題,我國法律均沒有作出明確規定。這就造成了現實中的兩種極端,一種是亂處罰,一種是不處罰。
(二)證人出庭作證制度不完備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70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現在重點就在于這個“確有困難”。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五十六條之規定:“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是指有下列情形:(一)年邁體弱或者行動不便無法出庭的;(二)特殊崗位確實無法離開的;(三)路途特別遙遠,交通不便難以出庭的;(四)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無法出庭的;(五)其他無法出庭的特殊情況。前款情形,經人民法院許可,證人可以提交書面證言或者視聽資料或者通過雙向視聽傳輸技術手段作證。
第一,規定不夠細致。法律規定證人有義務出庭作證,也規定了可以不出庭作證的正當理由。但是對這個“確有困難”規定的過于籠統,比如年邁應為多大歲數以上,行動不便要達到什么程度,特殊崗位的范圍等等沒有做出細致規定。第二,立法空白。對證人無正當理由或未經法庭許可而拒絕出庭作證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可以對其采取什么強制措施和處罰措施等并無規定。將這些全部交由法官自由裁量,實在不妥。
(三)我國民訴法中無證人宣誓制度
所謂的證人宣誓制度,是為了增強證人作證的嚴肅性,而由證人在出庭時所做的對愿意如實作證和作偽證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一種保證。目前世界各國的程序法中一般都有關于證人宣誓的規定。因為按照普通法,證人必須作出說真情的宣誓,才能聽取他的證言。而我國沒有這項制度。證人對出庭作證的意義和作偽證要承擔何種法律責任沒有充分認識,有時會產生無所謂的態度和僥幸心理。
(四)證人的法制觀念不強
現在證人大致有以下幾種心理:(1)應當事人的要求而提供偽證。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礙于親戚朋友的情面,有的是因為利益的驅動,有的則是迫于暴力脅迫等等。(2)證人不出庭作證。有的是害怕自己因出庭作證而被對方當事人報復,有的是擔心自己利益受損而得不到補償而不愿意出庭作證等等。
證人提供偽證,造成了法律事實和客觀事實的背離,嚴重干擾了法官對案件的正確認識,影響了司法審判的正常進行,導致冤案、錯案的發生。證人不到庭,則法官和對方當事人無法了解取得證言的途徑、方式等,僅僅靠一紙在庭外形成的證言,其客觀性、真實性、合法性都讓人難以置信。在質證環節,因為證人沒有到庭,質證無從進行,許多事實無法搞清楚。
通過上文的詳細內容,我們了解了在民事訴訟提供偽證會怎么樣。根據相關內容,可以看出,一旦作出為證的屬于妨礙公務,是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我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案件的當事人應該要對自己所說的話負責。如果大家在民事訴訟方面還有其他法律問題,可以聯系我們律霸.
民事訴訟案件的立案條件有哪些?
民事訴訟中偽造證據怎么處罰
民事訴訟起訴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罪拘留有國家賠償嗎
2020-11-21隱名股東的法律責任
2020-12-05農民工工傷賠償的范圍有哪些
2021-02-17股權激勵解禁后多久可以行權
2020-11-18企業并購需要哪些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6新三板掛牌到上市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14如何收養非婚生子女
2021-01-20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1-24如何申請離婚財產保全
2020-12-13單方解除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05何時能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04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的經濟補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25實習期企業解聘員工怎么補償
2020-12-24出車禍意外死亡意外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3-23發生事故司機受傷商業險是否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1-02-13飛機延誤8小時賠償標準
2021-01-17物保法律如何規定的呢
2020-12-11追尾但是損失不大要報保險嗎
2021-02-24事故報案私了后保險理賠嗎
2021-02-13保險公司正式申請設立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