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張北縣律師 武安市律師 趙縣律師 江東區律師 啟東律師 平山縣律師 康保縣律師
民事訴訟案是我們平時比較常見的案件,一般的合同糾紛、婚姻糾紛、財產糾紛等都屬于民事訴訟的范疇,在調解不成的情況下需要申請民事訴訟來維護當事人的權益。那么如果當事人對于民事訴訟一審的結果不服,就需要申請再審,然而再審需要一個期限,在這段期限內才能申請再審。那么民事訴訟法中申請再審期限的規定是什么?這個問題,律霸小編為你解答。
過往民事訴訟法中再審期限的規定
1991年的《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內提出。對此沒有規定例外情況。
2007年修改民事訴訟法時,有的提出,在司法實踐中存在二年后才發現某些再審事由的情形,一律按照“二年內提出”的規定,限制申請再審,不利于保護當事人的權利。因此,2007年修改后的民事訴訟法在第一百八十四條中增加規定“二年后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以及發現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
最新民事訴訟法中再審期限的規定
2012年8月31日發布了民事訴訟法。這次修改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五條對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期限作了修改。
這次修改民事訴訟法從三方面對之前的規定作出修改:
一是將二年的申請再審時間縮短為六個月;
二是將后來才可能被發現的再審事由增列為四種;
三是將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三個月的申請再審時間延長為六個月。
需要明確的是,目前本條規定中,申請再審的六個月時間限制為不變期間,不存在中斷或中止的情況。
一般六個月的期限是從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時才開始起算的。
但在以下四種情況下,當事人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期間及其起算點是不同的:
第一,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發現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當事人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申請再審。
第二,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發現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當事人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申請再審。
第三,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當事人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申請再審。
第四,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發現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當事人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申請再審。
目前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既符合我國民事訴訟司法實踐的要求,也有其他國家民事訴訟法的類似制度可作比較。在大陸法系的其他國家或者地區,都有再審期間的例外規定。例如,德國、日本民事訴訟法和我國臺灣地區“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在原審訴訟中未經合法代理的,即使已經超過了再審期間,當事人仍然可以依據這一再審事由申請再審。
綜上所述,2012年頒布的最新民事訴訟法中對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期限作了又一次修改。基本上是以六個月為限。原來2年的時間縮短為6個月,3個月的時間延長為6個月,主要的計算時間是從一審判決之后開始計算,也存在4種計算時效不按照一般計時方法的,具體參照上述規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上就是律霸小編對“民事訴訟法中申請再審期限”問題的解答。
申訴和再審有什么區別?
民事訴訟申請再審有哪些條件?
民事再審申請書格式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受要約人指誰
2021-02-19債務不能履行可以拍賣合伙財產嗎
2021-03-26勞動監察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19如何變更子女的撫養權?
2021-02-07買賣婚姻女方單方離婚怎么離
2021-02-03離婚時一方主張財產是個人財產應提供什么樣的證據
2021-02-22如何進行個人帳戶的轉移
2020-12-20醫療費中醫保部分能否提起訴訟
2020-11-09雇工經營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11房地產開發企業的不正當經營行為有哪些
2020-12-31企業股東簽競業限制合同合理嗎
2020-11-16如何認定虛假勞務派遣
2020-11-28意外險如何報案
2021-02-28司機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照樣得賠
2021-03-04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3-26顯示公平的理賠協議應當撤銷
2020-12-08保險公司如何認定死亡
2021-03-22購買車險時可能有什么陷阱
2020-11-12交通事故保險不理賠怎么辦
2020-11-13交通事故中對方摩托車沒有手續保險公司會賠對方車輛損失嗎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