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蘿崗區律師 平遙縣律師 平定縣律師 崇左律師 臨漳縣律師 企石鎮律師 增城市律師
生活中,有的案件雖然屬于刑事案件,但是同時也給被害人造成了不小的經濟損失。對于這種情形,有的當事人會選擇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但是,當刑附民駁回后另行提起民事訴訟可以么?今天,大家就和律霸小編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吧。
一、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附帶民事訴訟,是指司法機關在刑事訴訟的過程中,在解決被告人刑事責任的同時,附帶解決被告人的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物質損失的賠償問題而進行的訴訟活動。
附帶民事訴訟就其解決的問題而言,是物質損失賠償問題,與民事訴訟中的損害賠償一樣,屬于民事糾紛,但它和一般的民事訴訟又有區別,有著自己的特殊之處。這表現為兩個方面:從實體上說,這種賠償是由犯罪行為所引起的;從程序上說,它是在刑事訴訟的過程中提起的,通常由審判刑事案件的審判組織一并審判。其成立和解決都與刑事訴訟密不可分,因而是一種特殊的訴訟程序。
正因為如此,解決附帶民事訴訟問題時所依據的法律具有復合性特點:就實體法而言,對損害事實的認定,不僅要遵循刑法關于具體案件犯罪構成的規定,而且要受民事法律規范調整;就程序法而言,除刑事訴訟法有特殊規定的以外,應當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如訴訟原則、強制措施、證據、先行給付、訴訟保全、調解和解、撤訴反訴等,都要遵循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所以最高人民法院《解釋》第100條規定:人民法院審判附帶民事訴訟案件,除適用刑法、刑事訴訟法外,還應當適用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
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再次起訴
(一)法律規定
1、根據新刑訴法第一百零一條“人民法院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可以進行調解,或者根據物質損失情況作出判決、裁定。”,以及《刑訴法司法解釋》第一百五十五條第二款“犯罪行為造成被害人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付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被害人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等費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等費用。”之規定,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不支持(不賠償)死亡賠償金、殘疾賠償金和精神撫慰金應當是沒有爭議的。然,無論是新刑訴法還是《新刑訴法司法解釋》,對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未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而另行提起民事訴訟是否支持死亡賠償金、殘疾賠償金和精神撫慰金卻語焉不詳,在司法實踐中不無疑惑、爭議。
2、否定觀點稱即使另行提起民事訴訟,也不應支持死亡賠償金、殘疾賠償和精神撫慰金,否則有違基本法理,必將導致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形同虛設而不能發揮應有之功能;肯定觀點云對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的,應當支持死亡賠償金、殘疾賠償金和精神撫慰金,一是新刑訴法無明確規定,二是既然是民事訴訟,當然就要適用民事法律的規定,且民事法律和最高法院沒有就此作專門的解釋。
(二)實務觀點
本律師贊同否定觀點,即刑事侵權另行民訴也不支持死亡賠償金、殘疾賠償金和精神撫慰金。除持否定觀點之理由外,尚有如下理由。
1、縱觀新刑訴法第九十九條“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該法第一百零一條“人民法院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可以進行調解,或者根據物質損失情況作出判決、裁定。”
《新刑訴法司法解釋》第一百五十五條第一款“對附帶民事訴訟作出判決,應當根據犯罪行為造成的物質損失,結合案件具體情況,確定被告人應當賠償的數額。”,以及該條第四款“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就民事賠償問題達成調解、和解協議的,賠償范圍、數額不受第二款、第三款規定的限制。”之規定,法律對刑事附帶民事的賠償范圍界定是明確的,即僅賠償直接物質損失。精神撫慰金顯然不屬于物質損失,不應賠償應無爭議。至于死亡賠償金、殘疾賠償金,雖然《侵權責任法》將其界定為未來收入減少之損失,但畢竟不屬于法定的直接物質損失,故不應當予以賠償。
2、根據《新刑訴法司法解釋》第一百五十五條第二款“犯罪行為造成被害人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付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被害人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等費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等費用。”之規定,結合該條第一款以及新刑訴法第九十九條、一百零一條之規定,刑事附帶民事的賠償范圍顯然不包括死亡賠償金、傷殘賠償金和精神撫慰金。
3、犯罪無疑是嚴重的、特殊的侵權行為。既然刑法和新刑訴法對犯罪這種特殊侵權行為的民事賠償范圍和標準有明確的規定,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五條“其他法律對侵權責任另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之規定,即使另行提起民事訴訟,也應當優先適用刑法和新刑訴法的相關規定。其他法律對侵權構成要件、賠償范圍和標準的規定,與《侵權責任法》構成有機的統一,同屬侵權法律體系。質言之,其他法律對特殊侵權的規定屬于《侵權責任法》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申言之,《侵權責任法》第五條對特殊侵權的法律適用有明確的規定,法官不得拒絕適用刑法和新刑訴法對刑事附帶民事賠償的特殊規定。故此,肯定觀點關于民事法律和最高院沒有就此作專門的解釋故而民事訴訟只能適用民事法律的理由于法有悖。
4、基于上述分析,本律師認為,《新刑訴法司法解釋》第一百五十五條第三款的本意是,對駕駛機動車致人傷亡或者造成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民事賠償責任應當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確定。注意,這里明確的是民事賠償責任而不是民事賠償范圍和標準。故此,關于凡是駕駛機動車肇事構成犯罪的,就應當按照《侵權責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交強險條例》的規定判決被告人或者其監護人賠償死亡賠償金、傷殘賠償金和精神撫慰金的觀點有違法律本意。因此,從體系解釋的角度而言,新刑訴法第九十九條、第一百零一條,以及《新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一百五十五條第一款、第四款限定了刑事附帶民事的賠償范圍和標準。
5、根據《新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一百五十五條第四款之規定,只有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就民事賠償問題達成調解、和解協議的,賠償范圍、數額才不受該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的限制。據此,根據反面解釋,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就民事賠償問題達不成調解、和解協議的,賠償范圍、數額就要受到該條第一、二款,以及新刑訴法第九十九條、第一百零一條的限制。質言之,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當事人之間不能達成調解協議,法院不應判賠死亡賠償金、殘疾賠償金和精神撫慰金。
6、根據目的解釋,對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未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而另行提起民事訴訟不應支持死亡賠償金、殘疾賠償金和精神撫慰金。對此,立法資料有詳述,有興趣者可自行考究,恕不在此贅述。
(三)結論
對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包括駕駛機動車犯罪的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未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的,依法不應支持死亡賠償金、殘疾賠償和精神撫慰金,是體系解釋、反面解釋、目的解釋的應有之義。同時也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之憲法原則和公平公正之基本法理的體現。通過上述分析,可見法律人士正確理解法律、適用法律甚為重要,只有將案件事實置于法律之林,反復推理才能得出正確的或者最符合法律本意的結論,切不可“只見數目、不見森林”、“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故此,法學院、檢察院、法院、律師事務所大有必要強化法學方法論的學習,以及進行法律思維訓練,以確保法律的正確實施。
刑附民駁回后另行提起民事訴訟可以么?綜上看來,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被駁回后,被害人是可以提起民事訴訟的。由于在第一次起訴時,法院可能僅僅就刑事部分進行了駁回起訴的判決,但是并不代表法院否定了被害人在民事上要求賠償的權利。因此,實務中當您的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被駁回時,您還可以申請提起民事訴訟。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能夠賠償哪些費用?
哪些屬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
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的范本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重新作出行政處罰能否加重處罰
2021-03-19社區戒毒可以銷案底嗎
2021-03-05職工請假是否存在勞動糾紛
2020-11-11“假結婚”與“假離婚”有哪些法律風險
2020-11-26贍養人負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1-01-03交通事故糾紛
2021-01-11買賣合同范本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1-29地役權合同模板舉例
2020-12-27和房產中介打交道要注意什么
2021-02-26雇傭關系的認定條件是什么
2021-02-03公司辭退懷孕職工如何處理
2020-12-11如何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3-10代位追償在財險和壽險中的不同運用
2020-11-17保險經紀人具有哪幾種組織方式
2021-02-28我國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自殺條款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7擅自設立外資保險公司如何處罰
2020-12-22主責第三者險賠償醫藥費嗎
2021-01-16可否要求退還保險金
2021-01-15企業財產保險保費率是多少
2020-12-23保險經紀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范圍有哪些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