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中斷分別指的是什么意思?
訴訟時效中止的意思就是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 個月,因法定事由而使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法定事由消除后,訴訟時效期間為自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滿六個月屆滿的制度。
訴訟時效的中斷的意思就是在訴訟時效期間進行中,因發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統歸無效,待時效中斷的事由消除后,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起算。
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認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二、訴訟時效中斷與訴訟時效中止的區別:
訴訟時效期間中斷和中止的相同之處是,二者都是在時效期間屆滿前因一定的法定事由發生而產生阻礙訴訟時效完成的效力。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在于:
(1)發生的時間不同。時效中斷可發生在時效期間的任何階段;時效中止只能發生在時效期間最后6個月內。
(2)法定事由不同。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是當事人主觀意志可以決定的事實,如起訴、請求;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當事人主觀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實,如不可抗力、債務人失蹤等。
(3)法律后果不同。時效中斷,中斷的法定事由發生前已經過去的時效期間不再計算,從法定事由發生后重新開始計算訴訟時效期間,實際是前后兩個時效;時效中止是將中止的期間暫停計算,待法定中止事由消除后,繼續計算時效期間。
綜合上面所說的,訴訟時效的中止和訴訟時效的中斷都是因為在訴訟時效期間發生了一些法定的事由而所造成的,但此兩種條款在進行實施的時候就一定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來進行辦理,這樣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從而保障個人的利益。
訴訟時效不適用中止中斷延長的規定嗎?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都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子追尾后逃逸負怎么責任
2021-03-032013醉酒駕駛怎么處罰
2021-02-04對舉報的答復能否復議
2020-11-30律師服務收費采取什么收費方式
2021-03-18預售房屋抵押登記程序
2020-12-26合同內容前后矛盾如何處理
2021-03-05未取得預售許可時簽訂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13怎么認定廠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試用期正常離職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合同到期不給離職證明怎么辦
2020-12-29沒有簽勞動合同怎么進行勞動調解
2021-01-09借款會有哪些要求
2020-12-11海洋貨物運輸保險
2021-03-15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3-10保險公司是怎樣設立的
2020-12-06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怎樣計算
2020-12-05如何訂立海上保險合同
2021-02-10頂包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1-01-05保險人解除合同的情形是什么
2021-01-11貨車貨運出險理賠所需的資料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