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執行申請可以中斷訴訟時效嗎?
申請執行算訴訟時效中斷,申請執行期間適用時效制度后,債權人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能否中斷時效,就成為實踐中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目前法律關于時效中斷的規定,主要是《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該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
二、哪些情形下會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1、如果權利人在訴訟期間內通過一定方式向義務人主張權利,并且可以確定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被義務人所知悉,比如郵寄文件后有回執單、發出通知后有對方簽字蓋章的回執文書或者在國省級媒體發出公告等,此時即可視為訴訟時效期間中斷。
2、在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主張后,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或者義務人主動要求履行義務的,如提供債務擔保、向權利人提交還款計劃、請求延期履行等行為,那么,訴訟時效期間就會在義務人同意履行債務或主動要求履行債務時重新起算。
3、如果經權利人要求,義務人不同意履行或仍不履行時,之后權利人決定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那么,當權利人提交起訴狀之時,即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但是如果后來撤訴或者撤回仲裁的,不能發生中斷訴訟時效的效果,因為受一事不再理的要求,為了保障公民訴訟權利,撤訴或撤回仲裁從法律效力上視為未起訴或未申請仲裁。
4、如果權利人沒有采取起訴或申請仲裁的方式,而是選擇其他類似方式,比如向法院申請支付令要求借款人立即還款、申請宣告義務人死亡、申請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向公安機關就侵權事項提出控告等,由于法律認同權利人以此類合法的方式維護自身權益,因此也可以中斷訴訟時效。
5、在權利人通過起訴或申請仲裁,獲得勝訴的生效判決后,原則上來講,可以說權利人的利益此時已經被國家公權力認可和保障,但是此時如果義務人超期仍未履行義務,權利人仍需進一步行使權利,即申請執行。由于訴訟時效的范圍包含主張權利的期間和申請執行的期間,因此在主張的權利獲得認可后,還需要在特定期間內申請法院執行,一般來講申請執行的時間為兩年。
綜合上面所說的,訴訟時效中斷,就意味著這個時效會全部的重新計算,而對于在執行申請的時候就需要有合法的證明材料,對于案件中斷的事由有很多種類型,對于當事人在處理的時候就要針對于不同的情況來進行提交,這樣才能得到法院的受理。
民事訴訟時效中斷有什么條件
訴訟時效中斷司法解釋內容是什么?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擅自向社會發布農作物病蟲害預報或者災情信息怎么處罰
2021-01-21離婚時未予分割的房產,復婚后該如何認定?
2021-03-03車禍死亡26歲該賠多少錢
2021-02-11交通事故逃逸死亡賠償
2020-12-03要約修改后原來的條款還有效嗎
2021-01-08合同撤銷權的行使
2021-01-20房屋產權的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22無故解雇員工如何補償
2021-02-28平安保險人傷理賠手續流程和車險理賠流程
2020-12-04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保險業務是什么
2020-12-27什么是被投保人
2020-12-29保險公司如何評級
2020-11-09不是戶主簽的土地流轉協議有效嗎
2020-11-112020年拆遷補償標準出爐,一平方補償多少
2021-02-07婚內獲得的拆遷補助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3-03什么是“小產權房”它與農村拆遷安置房和農民的私房有什么區別
2021-01-01已購公有住房的拆遷補償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7復墾的補償標準
2021-01-11我種的青苗,補償卻給了村里,這合理嗎
2020-11-29房屋被拆遷,維權時才發現拆錯了,該怎么辦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