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宣告失蹤訴訟時效中斷可以嗎?
宣告失蹤是可以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
《民法通則》第十三條規定,下列事項之一,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與提起訴訟具有同等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一)申請仲裁;
(二)申請支付令;
(三)申請破產、申報破產債權;
(四)為主張權利而申請宣告義務人失蹤或死亡;
(五)申請訴前財產保全、訴前臨時禁令等訴前措施;
(六)申請強制執行;
(七)申請追加當事人或者被通知參加訴訟;
(八)在訴訟中主張抵銷;
(九)其他與提起訴訟具有同等訴訟時效中斷效力的事項。
二、訴訟時效中斷法定事由
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承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綜合上面所說的,訴訟時效中斷就代表著是一方有不可抗力的因素而導致之前的時效統歸無效,但對于當事人在申請的時候也需要說明其理由,對于中斷的時效最多也為二十年,如果在二十年內依舊沒有采取維護自己的權益,那么此案件不再進行受理。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民事訴訟時效中斷有什么條件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訴訟時效中斷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03撤銷婚姻需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0-11-14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條件有哪些條件
2020-11-27什么是帶有欺騙性的商標,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4網絡侵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0-12-10簡易程序案件的舉證期限由誰確定
2020-11-21刑事附帶民事賠償范圍和標準是什么
2021-02-16不離婚能否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15財產損失多少才能立案
2020-12-21打零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1-03-19購房定金可以退嗎,怎么才能要回購房定金
2021-01-20在什么情況下與員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3擴大勞務分包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0-12-25飛機延誤險怎么買
2020-12-23如何準備理賠申請材料
2021-01-30修車費高于定損價引發爭端 保險公司全額賠償修車費
2020-11-29保險公司有哪些形式
2021-01-21淺析保險受益權
2021-03-122020農村瓦房舊房拆遷補償多少
2020-11-29過了拆遷獎勵的期限還能拿到拆遷獎勵費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