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中止程序?
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終止指其不可能再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當自然人死亡時,其民事行為能力終止。
民事行為能力:指民事主體能夠以自己的行為參加民事活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地位和資格。
意思能力,是指自然人認識問題和判斷問題的能力。如果一個人能夠認識和判斷自己民事行為的后果,則其有意思能力。
根據(jù)自然人認識問題和判斷問題的能力,將自然人分為三個階段:已滿十八周歲的人,稱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不滿十周歲的人,稱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已滿十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稱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這是劃分一個人行為能力的客觀標準,即年齡標準。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能夠完全認識和判斷自己民事行為的后果,因此應對自己行為的后果承擔法律責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只對與其認識能力、行為能力相適應的民事行為承擔責任,其他民事行為對其不產(chǎn)生法律上的后果。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只能進行與其行為能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
勞動成年制,即法律規(guī)定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以自己的勞動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主要生活來源是指收入是否達到當?shù)氐钠骄钏健?/p>
以年齡作為判斷行為能力的標準,是一個客觀性標準;而人的認識能力和判斷能力是一個主觀問題。一個人即使超過十八周歲,若患有精神病,則其依然不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按照人的精神狀態(tài)、精神疾病來判斷其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時,因為這涉及到一個公民的權利能力問題,所以必須經(jīng)過嚴格的法律程序,一,被申請宣告人必須是精神病人;二,必須經(jīng)利害關系人申請;三,以法定程序宣告;四,必須由法院以判決的形式宣告。宣告或解除宣告一個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都是要式行為。一個人被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后,若其經(jīng)過治療后病愈,恢復行為能力,但是未經(jīng)過撤銷宣告,則此時其所為行為屬于效力待定行為。
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終止指其不可能再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當自然人死亡時,其民事行為能力終止。民事行為能力:指民事主體能夠以自己的行為參加民事活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地位和資格。 勞動成年制,即法律規(guī)定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
拖欠貨款民事起訴狀
民事訴訟法解釋的內(nèi)容有哪些?
民法總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純獲利合同是否有效?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派遣期間因公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04注冊一個公司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012020年河南省消費者協(xié)會投訴電話及地址
2021-01-022020年江蘇省工傷事故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08離婚訴訟有哪些證據(jù),離婚訴訟如何舉證?
2021-01-04離婚債務立案是否需要收費
2021-01-18預售房屋抵押登記程序
2020-12-26滯納金超過多久強制執(zhí)行
2020-11-18合同能否約定完全免責
2020-12-17合同債權質(zhì)押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0-12-31侵犯姓名權無財產(chǎn)損失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25常見的購房小誤區(qū)有哪些
2020-12-25員工對集資房享有什么權利
2021-02-21農(nóng)村房產(chǎn)證確權該如何
2021-01-24單方終止勞動合同關系是否繼續(xù)存在
2021-02-05用人單位在節(jié)日當天要求加班怎么算工資
2021-03-09在公司干了八年,辭工有補償嗎
2021-02-22如何區(qū)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飛機延誤怎么賠償
2021-01-05人身保險包括哪些內(nèi)容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