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權是指公民依法通過自然或人工生殖技術幫助受孕、懷胎、分娩,繁衍撫養后代的權利。生育權是夫妻雙方的自主權利。完整的生育權概念,包括夫妻雙方有權自主決定是否生育、生育時間和不生育的權利。
現代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使一些生理上有缺陷夫婦實現了“求子”的愿望,但同時也給現代法律及傳統倫理道德方面帶來了新的挑戰。
在我國現行的《婚姻法》中對“用他人精子配對人工授精生育的子女”的權利義務尚未做明確規定。但筆者贊同該案法院審理意見:生育權是夫妻雙方共同的權利,夫妻雙方均同意采取人工授精方式生育子女的,其所生子女應視同其夫妻雙方的婚生子女,應與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權利與義務。采取人工授精方式所生子女完全是其父母意思表示一致的最終結果,從因果關系分析,所生子女是沒有任何過錯的,因此不應由于生命來源方式的特殊性,而遭受到歧視、虐待、甚至拋棄。決定人工授精的父母應屬其法律意義上的父母,應按法律規定享有父母權利,承擔父母義務,其父母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亦應與婚生子女相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本案中,劉-梅采取人工授精方式所生子是與洪-波協商一致的結果,洪-波當初是贊同的,現以所生子并非自己親生為由,拒絕支付撫養費,筆者認為,理由不充分,其應按照法律規定善盡父親之責,法院判決洪-波支付撫養費符合法律理念。
雖然我國現行法律中對用他人精子或卵子配對所生育子女的權利義務尚未有明確的規定,但現實生活中,隨著科技的昌明,以此種方式圓育兒夢想的當事人大量存在。這些夫妻雙方一旦離婚,在雙方反目成仇的情況下,必將涉及到子女撫養等問題,引發若干糾紛。目前我國法律在以人工生殖技術繁衍后代方面的規定滯后于醫學技術的發展,希望國家盡早出臺相關法律,以使公民有法可依,極大的避免類似糾紛。
【法律提示】
父母與子女之間親情的建立,是雙向努力的結果。然而,在子女出生這件事情上,身為當事人的子女,是無法參與,更是無法決定的。
夫妻之間生育權的實現,必須經過雙方的協商一致,方可以具體實施。在這件事情的決策上,切忌“一言堂”。否則孩子在成長歷程中將遭遇各種摩擦,甚至是磨難。
那些出于滿足自己種種動機而歷經波折,最終如愿生育子女的父母們,希望可以在夫妻婚姻破裂之際,摒棄傳統的“血脈相承”觀念,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恰恰因為孩子來之不易,更應該珍惜這個孩子成長。即使雙方離異,也要從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成長發育的角度考慮子女的權益,以避免給子女帶來不利影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存貨質押貸款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02哪些人不能錄用為公務員
2021-02-21黨紀處分到期怎么處理
2021-02-08普通許可可以轉授權嗎
2021-01-05融資租賃設備能否再抵押擔保
2020-11-17做企業技術顧問違法嗎
2021-02-27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已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向其他保證人行使追償權問題的批復
2020-12-19撿來的孩子不能盲目抱養 只有依法辦收養手續
2020-11-28受欺詐訂立的買賣合同有效嗎
2020-11-17醫療糾紛的防范與處理
2020-12-11私房公用行不通
2020-11-25如何避免購房定金糾紛
2021-02-13山東省事業人員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3-13原公司注銷工齡怎么認定
2020-11-09勞動仲裁員工代表要什么條件
2021-03-09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能否約定損失賠償條款
2020-11-10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
2021-01-25第三者保險賠償范圍
2021-03-19公司拖欠五年保險如何維權
2021-02-10保險代理人的職業資格證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