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子女對養父母親生父母都有贍養義務嗎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
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從這一條規定可以得知,子女對父母享有要求被撫養的權利,父母對子女享有要求被贍養的權利,而且這樣的權利義務不是對等的,不會因父母未盡撫養教育的義務而免除子女的贍養義務。
其次,《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國家保護合法的收養關系。養父母和養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養子女和生父母間的權利和義務,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從這一條規定可以得知,只有當子女被他人合法收養,其與生父母之間的權利義務才得以消除。
子女有哪些贍養義務:
(1)后贍養義務產生于養父母與養子女收養關系解除之后,這是后贍養義務的時間特征,也是后贍養義務區別于贍養義務的形式特征之一;
(2)后贍養義務的主體是經養父母撫養的成年子女。凡名義上收養,實際上未與養父母共同生活,或者雖經養父母撫養但尚未成年的養子女,不是該義務的主體;
(3)后贍養義務的對象是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養父母。這里包括兩個要件,一是缺乏勞動能力,二是缺乏生活來源。二者必須同時具備,缺一則不構成后贍養義務的對象;
(4)后贍養義務的內容是給付生活費。這是后贍養義務區別于贍養義務的實質特征。正常情況下,一般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既包括物質贍養即給付生活費,又包括精神贍養,而后贍養義務由于發生在收養關系解除之后,養父母與養子女的關系不復存在的情況下,因此,以解決溫飽即生存問題為目的的物質贍養——給付生活費,成為后贍養義務的顯著特征。
綜上所述,通過上文的簡單介紹,我們了解相關問題的解答。要是你在這方面還有疑問的話,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不交社保,單位可以同意嗎
2020-12-16什么叫涉外婚姻登記
2020-12-19集體商標與證明商標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2冷暴力屬于家庭暴力嗎
2021-01-24判刑后戶口是否要注銷
2021-02-02小區景觀燈漏電致女童死亡,物業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13勞務外包和正式工待遇有差別嗎
2020-11-09公司裁員賠償有封頂嗎
2021-03-04公司是否可以單方面給員工降薪
2020-11-12飛機延誤險可以賠償嗎
2021-03-14再保險合同業務有哪些
2020-12-13對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盡力防止損失擴大的責任
2021-03-06“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2-19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0-11-26保險賠償后能減輕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18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4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2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五大不同
2020-12-26人壽保險金的給付方式
2021-02-08土地承包應當進行哪些程序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