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失蹤不管孩子是否屬于遺棄罪
不算,遺棄罪(我國刑法第261條),是指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遺棄行為必須達到情節惡劣程度的,才構成犯罪。也就是說,情節是否惡劣是區分遺棄罪與非罪的一個重要界限。根據司法實踐經驗,遺棄行為情節惡劣是指:由于遺棄而致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遺棄而生活無著,流離失所,被迫沿街乞討的;因遺棄而使被害人走投無路被迫自殺的;等等。
遺棄罪構成要件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員中的平等權利。對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我國婚姻法明確規定:“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并對家庭成員之間應履行的扶養義務作了規定。有負擔能力而拒不履行扶養義務,就侵犯了年老、年幼、患病或者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權利。遺棄行為往往給被害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為輿論所不齒,也影響社會的安定團結。因此,同遺棄的犯罪行為作斗爭,有助于造成一個少有所養,老有所依的良好的社會環境,有助于保護婦女、特別是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
2、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對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應當扶養而拒不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所謂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是指家庭成員中具有以下幾種情況的人:(1)因年老、傷殘、疾病等原因,喪失勞動能力,沒有生活來源;(2)雖有生活來源,但因病、老、傷殘,生活不能自理的:(3)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除了對于具有這類情況的家庭成員外,不發生遺棄的問題。
3、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必須是對被遺棄者負有法律上的扶養義務而且具有撫養能力的人。只有具備這種條件的人,才可能成為本罪的主體。如果在法律上不負有扶養義務,互相間不存在扶養關系,也就不發生遺棄的問題。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自己應履行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拒絕扶養的動機是各種各樣的,如有的把老人視為累贅而遺棄;有的借口已離婚對所生子女不予撫養:有的為創造再婚條件遺棄兒童;有的為了逼迫對方離婚而遺棄妻子或者丈夫等。總之,遺棄者都是出于個人主義極端自私自利思想或者是其他卑鄙動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精神有缺陷的人的陳述有沒有證據效力嗎
2021-03-12警察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怎么處理
2020-12-31職工請假是否存在勞動糾紛
2020-11-11倒賣課程多少算侵權
2021-03-21如何認定車主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的責任
2020-12-22如何中止對方探望孩子
2020-11-10買集資房后代子孫可以使用嗎
2021-03-25違法建筑買賣合同可否應予受理
2021-03-03房屋租賃注意事項
2021-01-10購房之后應怎樣避免吃虧
2021-03-04離退休不滿5年能解除合同嗎
2021-01-31單位致使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1-03-26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的經濟補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25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的技巧是什么
2021-02-11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產品質量責任保險對哪些情形負保險責任
2021-01-11水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人身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1-01-21保險公司為何無需承擔雇主責任
2021-01-24撞了自家人也能獲得保險理賠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