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城市:什邡市律師 喀什市律師 赫山區律師 屏南縣律師 銅山區律師 安化縣律師 中寧縣律師 新沂市律師
我國刑事訴訟法對非法取得的實物證據作出不能作為認定犯罪的根據,但是當公訴案件和自訴案件證據中出現非法實物證據時,如何去證明其非法性,以此排除不利于當事人的非法實物證據,要想了解我國非法實物證據怎樣排除,首先要了解非法實物證據效力如何,以及我國非法證據排除規則,下面律霸的小編下文將就我國非法實物證據怎樣排除為您作出相關分析。
一、非法證據的界定
新刑訴法直接規定非法證據排除的條款共有5條,其內容不僅包括非法言詞證據的排除和非法實物證據的補正即五十四條的規定,檢察院在非法證據排除中的作用即五十五條的規定,還詳細規定了非法證據排除的程序性規則,即法庭調查(第五十六條)、證明責任(第五十七條)和判定標準(第五十八條),這些內容基本構成了我國非法證據排除規則中保障人權的一整套制度。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規定 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四條 采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應當予以排除。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對該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時發現有應當排除的證據的,應當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為起訴意見、起訴決定和判決的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 人民檢察院接到報案、控告、舉報或者發現偵查人員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的,應當進行調查核實。對于確有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應當提出糾正意見;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 法庭審理過程中,審判人員認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四條規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應當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進行法庭調查。
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權申請人民法院對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證據依法予以排除。申請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證據的,應當提供相關線索或者材料。
《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七條 在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進行法庭調查的過程中,人民檢察院應當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證明。
現有證據材料不能證明證據收集的合法性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提請人民法院通知有關偵查人員或者其他人員出庭說明情況;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有關偵查人員或者其他人員出庭說明情況。有關偵查人員或者其他人員也可以要求出庭說明情況。經人民法院通知,有關人員應當出庭。
《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 對于經過法庭審理,確認或者不能排除存在本法第五十四條規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對有關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68條規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違反法律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兩高在司法解釋中規定:“以刑訊逼供或者威脅、引誘、欺騙等非法的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供述、被害人陳述、證人證言,不能作為認定犯罪的根據”。
因此,非法實物證的存在有悖于證據的合法性原則,法律強調的是取證的方法一定要合法。如果當事人是不擇手段收集的,比如,偷拍偷錄違反法律的一般禁止性規定,比如擅自將竊聽器安裝到他人住處進行竊聽獲取的證據;還有擅自闖入他人家庭進行偷拍偷錄,這些都是侵權行為。
二、非法實物證據的排除
新刑訴法的修改從立法層面上首次確立了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在諸多證據規則中,非法證據排除規則所引發的爭議和分歧也相對較多,正是由于這種不足,當案件涉及到非法實物證據時,案件勝敗有了很大的變動因素。
2010年7月1日,最高院、最高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聯合發布的《關于辦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規定如下:
第一條 采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屬于非法言詞證據。
【解讀】非法言詞證據排除的范圍:包括供述、證人證言、和被害人陳述。
第二條 經依法確認的非法言詞證據,應當予以排除,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解讀】對于非法言詞證據排除采用強制性的規定,即只要是通過刑訊、威脅、引誘欺騙方式得來的言詞證據,必須要予以排除,沒有裁量的余地。即使它是真實的、可靠的,也不能作為定案根據,沒有任何的自由裁量余地
第三條 人民檢察院在審查批準逮捕、審查起訴中,對于非法言詞證據應當依法予以排除,不能作為批準逮捕、提起公訴的根據。
第四條 起訴書副本送達后開庭審判前,被告人提出其審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意見。被告人書寫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告訴,由人民法院工作人員或者其辯護人作出筆錄,并由被告人簽名或者捺指印。 人民法院應當將被告人的書面意見或者告訴筆錄復印件在開庭前交人民檢察院。
第五條 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在開庭審理前或者庭審中,提出被告人審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法庭在公訴人宣讀起訴書之后,應當先行當庭調查。 法庭辯論結束前,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提出被告人審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法庭也應當進行調查。
【解讀】被告方對于非法證據可以主動申請排除非法證據。開庭前、審查起訴階段、法庭辯論前都可以申請。啟動權在被告一方。
第六條 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提出被告人審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法庭應當要求其提供涉嫌非法取證的人員、時間、地點、方式、內容等相關線索或者證據。
【解讀】明確了啟動證據合法性調查程序的初步責任。雖然控方承擔對被告人審判前供述合法性的舉證責任,但是,啟動這一程序的初步責任應由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承擔,以避免不負責任地隨意啟動對證據合法性的“審理”程序的情況。
第七條 經審查,法庭對被告人審判前供述取得的合法性有疑問的,公訴人應當向法庭提供訊問筆錄、原始的訊問過程錄音錄像或者其他證據,提請法庭通知訊問時其他在場人員或者其他證人出庭作證,仍不能排除刑訊逼供嫌疑的,提請法庭通知訊問人員出庭作證,對該供述取得的合法性予以證明。公訴人當庭不能舉證的,可以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五條的規定,建議法庭延期審理。 經依法通知,訊問人員或者其他人員應當出庭作證。 公訴人提交加蓋公章的說明材料,未經有關訊問人員簽名或者蓋章的,不能作為證明取證合法性的證據。 控辯雙方可以就被告人審判前供述取得的合法性問題進行質證、辯論。
【解讀】明確了訊問人員出庭作證問題。法庭審理中,對于有無刑訊逼供等非法取證行為,控辯雙方往往各執一詞,查證十分困難。《非法證據排除規定》第7條規定明確了訊問人員出庭作證問題,這也是重要的新的規定,既避免了動輒要求訊問人員到場,也保證了訊問人員必要時就其執行職務情況出庭作證,有助于便捷、有效地查明證據取得的合法性問題。
第八條 法庭對于控辯雙方提供的證據有疑問的,可以宣布休庭,對證據進行調查核實。必要時,可以通知檢察人員、辯護人到場。
第九條 庭審中,公訴人為提供新的證據需要補充偵查,建議延期審理的,法庭應當同意。 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申請通知訊問人員、訊問時其他在場人員或者其他證人到庭,法庭認為有必要的,可以宣布延期審理。
第十條 經法庭審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告人審判前供述可以當庭宣讀、質證:
(一)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未提供非法取證的相關線索或者證據的;
(二)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已提供非法取證的相關線索或者證據,法庭對被告人審判前供述取得的合法性沒有疑問的;
(三)公訴人提供的證據確實、充分,能夠排除被告人審判前供述屬非法取得的。
對于當庭宣讀的被告人審判前供述,應當結合被告人當庭供述以及其他證據確定能否作為定案的根據。
第十一條 對被告人審判前供述的合法性,公訴人不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或者已提供的證據不夠確實、充分的,該供述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解讀】明確規定法院對非法證據,特別是被告人供述的合法性有疑問時,可以要求檢察機關承擔證明責任。公訴人必須證明被告人的有罪供述是合法取得,否則就是非法。因此,公訴人要提交訊問筆錄、播放錄音錄像,甚至傳喚偵查人員出庭作證。該條文明確了應由控訴方對被告人審判前供述的合法性負舉證責任和相應的證明標準。刑事訴訟中,公訴機關承擔提供證據證明被告人犯罪的職責,對于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所提被告人庭前供述系非法取得的線索或者證據,同樣承擔證明被告人庭前供述系合法取得的證明責任。在控方不舉證,或者已提供的證據不夠確實、充分的情況下,則應當承擔不能以該證據證明指控的犯罪事實的法律后果和責任。
第十二條 對于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提出的被告人審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意見,第一審人民法院沒有審查,并以被告人審判前供述作為定案根據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被告人審判前供述取得的合法性進行審查。檢察人員不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或者已提供的證據不夠確實、充分的,被告人該供述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第十三條 庭審中,檢察人員、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提出未到庭證人的書面證言、未到庭被害人的書面陳述是非法取得的,舉證方應當對其取證的合法性予以證明。 對前款所述證據,法庭應當參照本規定有關規定進行調查。
第十四條 物證、書證的取得明顯違反法律規定,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否則,該物證、書證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解讀】對于物證和書證可能通過自由裁量的方式予以排除。即物證、書證的取得違反法定程序、影響公正審判的,可以被排除。當然,也規定了可補正的救濟。即一些技術性的違法,可以責令偵查人員去補正。
綜上所述,非法實物證據雖然能鮮明的客觀性有力地證明案件事實,但是法院會不予采信,因為采用它,等于默認非法取證的為合法行為。但若案件涉及到我國非法實物證據怎樣排除問題,要排除非法實物證據并沒有如此簡單,需要咨詢專業律師為您答疑解惑,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徐州律師。
非法證據調查程序的主要內容是?
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司法解釋的規定是怎樣的
非法證據排除規則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確認糾紛主要包括什么情形
2020-11-24網貸多次逾期會坐牢嗎
2020-12-27房產他項權記有抵押期限嗎
2021-01-06車禍傷者的賠償起訴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0-11-23影樓拍照不給底片是否違法
2021-03-11未成年能不能構成特別累犯
2021-01-25醉酒駕駛緩刑機率有多大
2021-02-11合同債務常見風險有哪些
2021-03-08公民應怎樣立遺囑,遺囑怎么寫
2021-03-03父母包辦婚姻不想辦婚禮合法嗎
2021-03-21如何確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效力
2021-01-20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1-24集資房交易后房屋性質是什么
2020-12-28父母去世之前能繼承房產嗎
2020-11-24公司依勞動合同調整工作崗位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09企業變更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勞務分包合同適合什么法律
2020-12-07免除車上人員責任險的事項
2020-11-21員工意外保險合同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2021-01-25車借給別人被盜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