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嚴重行為:
1、虐待未成年子女
虐待是指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經常以打罵、禁閉、有病不給予治療或者強迫過度勞動等從肉體上和精神上進行摧殘迫害的行為。虐待具有以下特征:
(1)虐待行為表現為行為人經常或者連續性實施折磨、摧殘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的行為。其手段概括起來主要有:
第一,各種肉體折磨手段,如毆打、凍餓、強迫過度勞動等;
第二,各種精神折磨手段,如侮辱、咒罵、限制行動自由、不讓參加社會活動等。一般行為人在實施虐待行為時,兩類手段并用的較多。
(2)從主體的身份關系來看,行為人與被虐待人必須是共同生活在一個家庭的父母和款成年子女,行為人對被虐待人存在撫養或者監護義務。
(3)行為人在主觀方面必須是直接故意,即有意識地對未成年子女進行身體上和精神上的折磨、摧殘。虐待行為一般都是父母,包括養父母、繼父母利用自己在家庭地位或者經濟上的優勢,被虐待的未成年子女往往忍氣吞聲,在身心痛苦中煎熬,因此,在實踐中,要把虐待父母和未成年子女的糾紛和爭吵區別開,把經常性的虐待與偶爾的打罵行為區別開來。虐待行為,情節惡劣的,構成犯罪。
一般虐待未成年子女、手段殘酷、持續時間長、虐待動機特別卑劣的,屬情節惡劣。家庭保護不允許父母虐待未成年子女。
2、遺棄未成年子女
遺棄是指對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未成年人負有撫養義務而拒絕履行撫養義務的行為。遺棄的主要特征如下:
(1)侵犯的客體的無獨立生活能力的未成年人受到撫養的權利;
(2)客觀方面行為人須為對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未成年人具有撫養義務而拒絕撫養的行為;
(3)主體須是對被遺棄的未成年人負有法律上的撫養義務并且具有履行撫養義務的能力的人;
(4)主觀主面為直接故意。遺棄行為達到情節惡劣的程度,構成犯罪。嚴禁父母遺棄未成年子女。
3、溺嬰、棄嬰
(1)溺嬰是剝奪新生嬰兒生命的行為,是殺嬰的通俗總稱。殺嬰的手段很多。可表現為作為,也可表現為不作為,殺嬰行為原則上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溺嬰是一種嚴重的犯罪行為,主觀主面要求只有故意才能構成,行為人應依法承擔刑事責任。
(2)棄嬰是指遺棄無獨立生活能力的嬰兒于戶外的行為。對于棄嬰行為依行為人主觀方負和客觀方面的不同而構成不同的犯罪。行為人將嬰兒遺棄在可以得到及時救授的地點或者場合,表現行為人沒有剝奪該嬰兒生命的故意,其行為構成遺棄罪;行為人將嬰兒棄置于容易造成生命的故意,其行為構成遺棄罪;行為人將嬰兒棄置于容易造成生命危險的地點,如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懸崖邊,并脫離自己的監管,則表明行為人主觀方面有以丟棄為手段,以非法剝奪嬰兒的生命為故意的內容,則構成故意殺人罪。對于實施溺嬰、棄嬰行為者,應依法予以制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外遇出軌怎么離婚
2020-12-11店鋪租賃合同范本
2021-02-12租房合同和收據都丟了怎么辦押金
2021-01-23怎么舉報強制拆遷
2021-02-12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02陷入套路貸房產被騙過戶怎么辦
2021-03-11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2021-02-06工傷認定爭議由誰舉證
2020-12-01合同到期限勞動者還能不能否獲得補償呢
2021-02-20車買過的交強險和商業險能退嗎
2021-03-11車子被人放火保險有賠嗎
2020-11-25車險理賠次數與保費有什么關系
2020-12-15“車泡水”車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1-09“三來一補”項目保險
2020-11-12林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15拆遷房屋賠償協議訴訟期是幾年
2021-02-07因修高鐵拆遷,安全距離應該是多少
2021-03-15湖北省鄉村土地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13公房拆遷補償申請范文
2021-01-03廣州“舊城改造”騰籠換鳥:地產商要進批發商想留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