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撫養,那些常被誤讀的法律規定
每年4月的第四個星期日,是“世界兒童日”。在第30個“世界兒童日”到來前,北京市第一中級法院于4月20日召開“未成年子女撫養問題糾紛案件審理情況暨典型案例提示”新聞通報會,對近三年來該院審理的1000多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撫養問題的案件進行分析,并通過典型案例對家庭、學校及全社會作出提示,呼吁全社會共同努力,切實保護兒童的合法權益。
兩歲以下的孩子一定判給母親嗎
男方王某與女方郭某2010年8月經介紹相識,于2011年2月17日登記結婚,2014年1月24日生育一子。雙方婚后為家務瑣事經常發生矛盾。男方訴至法院,要求離婚,雙方婚生子由女方撫養,男方支付撫養費。女方稱夫妻感情已經破裂,同意離婚,但婚生子出生后一直由男方撫養,男方及其父母對婚生子進行了細致的照顧,故婚生子由男方撫養為宜。
就撫養權問題,男方主張,女方作為母親有撫養孩子的義務,且孩子現未滿兩周歲,按照司法解釋的規定應由女方撫養。女方則不同意撫養孩子,主張其本人及其父母均患有疾病,身體不好,不適宜撫養孩子。
法院經審理后認定,婚生子現與男方共同生活,考慮到孩子年紀較小,改變生活環境對其成長不利,且女方堅持不取得孩子的撫養權,孩子由男方撫養更為適宜,故判決孩子由男方撫養。
法官說法:根據法律規定,在確定未成年子女撫養權時,兩周歲以下的,一般隨母方生活。兩周歲以上十周歲以下的,根據雙方生活條件選擇有利于未成年子女成長的一方。如果雙方的條件基本相同,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一直照顧孩子,且愿意并有能力繼續幫助照顧孩子的,也可作為參考因素。對于十周歲以上的,應考慮該子女的意見。但是,這些只是原則性規定,應當結合具體案情具體適用。本案中,雖然未成年子女為兩周歲以下,但由于其母親堅決不主張撫養權,而該子女一直隨其父親生活,且其父親也愿意撫養,最終法院將撫養權判決給父方。
撫養權確定后能變更嗎
女方張某與男方王某于2013年8月協議離婚,約定雙方婚生子小林由男方撫養。后女方以雙方離婚以來,男方無所事事,不管孩子,未盡到撫養義務,對孩子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為由訴至法院,申請變更小林的撫養權。女方向法院提交了其與小林在一起游玩的照片以及男方向案外人借款的借條。男方不同意女方的訴訟意見,向法院提交了其從業證明以及個人債務已清償的證據材料。
法院審理認為,女方請求變更孩子的撫養關系,但其所提供的證據不能證明小林由男方撫養對其身心健康發展確有不利影響。根據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合法權益的原則,為給子女提供穩定、持續的生活成長環境,法院駁回了女方的訴訟請求。
法官說法:撫養權確定以后,法律規定發生以下特殊情況,未取得撫養權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請變更撫養權: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嚴重疾病或因傷殘無力繼續撫養子女的;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盡撫養義務或有虐待子女行為,或其與子女共同生活對子女身心健康確有不利影響的;十周歲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隨另一方生活,該方又有撫養能力的;有其他正當理由需要變更的。
對非婚生子女可以不給撫養費嗎
小明系男方張某與女方劉某的非婚生子。2013年5月到2014年12月,男方向女方給付了小明撫養費。2014年12月以后,男方再未支付小明撫養費。2015年1月,小明訴至法院,要求判令男方向其每月支付撫養費,自2015年1月起至其十八周歲時止。
法院審理認為,父母對子女有撫養和教育的義務。非婚生子享有與婚生子同等的權利,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的一方,應當負擔子女的生活費和教育費。法院判決男方自2015年1月起按月支付小明一定數額撫養費。
法官說法:根據法律規定,不直接撫養未成年子女的父母雙方或者一方應當支付必要的撫養費以保證未成年人的正常生活和健康成長。需要注意的是,支付撫養費不以離婚為條件,無論婚姻關系是否存續,不直接撫養未成年人的父母均要承擔該項責任。同時,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也應當負擔子女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直至子女能獨立生活為止。
給了撫養費,其他費用一概不用管嗎
小君系男方馬某與女方李某的婚生子女。2011年雙方協議離婚,約定小君由女方撫養,男方每月10日前支付撫養費1500元,撫養費每年根據情況酌情增加。2013年2月,小君因身體疾病到北京某醫院住院治療,共支出醫療費1萬余元。2011年、2012年小君參加圍棋培訓,共支出教育費1萬余元。小君訴至法院,請求男方負擔醫療費與教育培訓費用的一半。
法院審理認為,法律規定撫養費包括子女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等費用。但不應一概認為每月支付固定數額撫養費后,免除其他費用的支付義務,而應考慮相關支出是否符合未成年人利益,同時兼顧父母雙方的負擔公平。法院最終支持了小君的訴訟請求。
法官說法:關于課外輔導費用能否在撫養費糾紛中獲得法院支持,一般應當區別對待。法律允許未成年人根據個人天賦參與課外輔導,但并不鼓勵未成年人參加與自身經濟條件不符的課外輔導。因此,對于父母雙方同意參加的輔導課程,以及確實符合未成年人利益且未超出雙方負擔能力的輔導課程,應當予以支持。對于超出雙方負擔能力,過度報班或參加具有奢侈性消費的輔導班,輔導費用一般不應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事最大要承擔的責任是什么
2020-12-22實現留置權后需抵扣費用嗎
2021-01-04承兌匯票到期未付款是否可以追索
2020-12-29單位公款打入私人賬戶會被判嗎
2020-12-19離婚后房產未分割,拆遷后動遷安置房產權歸誰?
2021-02-02為什么近年來中國夫妻離婚率在不斷的上升
2020-12-13中國保監會的主要職責是什么
2020-12-19債權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2-26中介不退錢去哪里投訴
2020-12-18員工有精神病怎么辦
2020-12-19在什么情況下可簽勞務合同
2020-12-27如何認定事實勞動關系?
2021-03-05勞務外包工作中,勞動者受傷該由誰負責
2021-02-05什么情況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
2021-02-12家庭財產險的保險范圍可分為哪幾類
2021-01-10只能在當地購買人壽保險合同嗎
2020-12-31把別人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0-12-26親筆抄錄風險提示 確定利益不受損
2021-01-07駕駛員下車修理受傷仲裁委裁決保險不賠
2020-11-19失業保險基金損失是否可以追回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