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婚姻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有一定的辨別是非能力,所以在處理離婚案件中,對他們隨父或隨母生活的問題上,應當考慮到他們的個人意愿,但考慮他們的個人意愿并不是也可以允許他們隨意放棄法定的被撫養權,選擇自己獨立生活。
依照民法通則的規定,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能夠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例如:湯某某雖已16周歲,靠自已打臨工也能取得一點收入,但因收入較低且不穩定,并不能以其勞動收入維持自己的正常生活,故不能視為湯某某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權,是法律規定的義務,并不以子女的意志而消滅,由于湯某某系未成年子女,尚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仍須得到父母的監護,因此,盡管湯某某要求自己獨立生活,主動放棄其被撫養權,但也不能免除湯某某父母所應承擔的撫養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樣的無證房在拆遷中有補償
2021-01-24企業開除員工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92020年浙江省各市消費者投訴協會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3-03姥姥姥爺算法定監護人嗎
2020-12-19回避的適用情形
2020-12-04兒子租父親的房子合法嗎
2021-03-08交通事故對方全責應該賠償多少
2020-12-23勞動合同變更
2021-01-12工資4000,欠債不還強制執行多少
2021-01-11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仲裁時效是否中止
2021-03-11公司申請破產不給員工補償是否合法
2020-12-06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30保險經紀人的經營業務指的是什么
2021-01-17如何處理保險理賠爭議
2021-01-15開車撞護欄保險怎么賠
2021-02-07出車禍對方跑了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1-27買了不計免賠為什么不能全賠
2021-03-24保險合同有哪些必備條款
2020-12-19保險合同沒簽字想退保,怎么進行
2021-03-15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公司擔憂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