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人做的證供一般稱之為證人證言,這其實也是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但因為是言詞證據,所以在證明力上面稍微要薄弱一些。而在實踐中,是不是所有看到案件發生情況的人都可以成為證人呢?其實我國對能夠成為證人是做出了資格要求的,同時也規定了部分人不能成為證人,那么什么樣的人不能當證人?請一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證人證言如何采用
證人證言是證人對自己所感知的案件事實向法庭所作的陳述,證人始終是案件的第三者,證人證言永遠不等同于當事人的承認。因此,證人證言的效力是有限的,而且這有限的效力也要經過法官的認證,達到內心確信,才能成立,證人在作證時,其證言往往包含一些假性事實,即一些猜測,推斷或評價性的東西。法官在判斷證人證言時,要將證人證言中的假性事實予以拋棄,保證案件的客觀情況,才能予以慎重定案。筆者認為,判斷證人證言時要遵循以下原則:
首先,要認真審查證人的資格。
其次,審查證言內容,從證人證言的不可替代性、客觀性、關聯性方面予以審查,對證言中的主觀分析部分、無關部分、虛假成分予以舍棄。
第三,審查證人證言的形成過程,對證人自身的品德、智力狀況、知識、經驗、法律意識和專業技能進行綜合判斷。
第四,審查證人是否與當事人有利害關系。
二、什么樣的人不能當證人
1、證人證言是證人對案件真實情況的陳述,因此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為證人。待證事項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不相適應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作為證人。
2、訴訟代理人與證人的地位是沖突的,因此訴訟代理人不能在一個案件中既做代理人又作證人。
3、審判員、陪審員、書記員、鑒定人、翻譯人員和參與民事訴訟的檢察人員如果在自己參與的案件中作為證人就可能影響審判的公正性,因此這些人不能在案件中作為證人。
綜合上文的介紹,大家應該知道什么樣的人不能當證人了吧。所以說即使作為證人,其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還需要滿足相關法律中規定的條件才行。至于法庭對證人證言的采納,還需要提供其他的證據加以佐證才行,否則光憑證人證言是不能定案的。
證人必須出庭作證嗎?
如何認定證人證言的效力
證人證言屬于什么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退休返聘人員出車禍有誤工費嗎
2020-11-30交通事故雙方負同等責任如何處理
2020-11-22醉酒駕車撞死人判幾年
2020-12-25行政處罰告知行為是否可訴
2021-01-22男子嫖娼曠工被解雇起訴被駁回,曠工公司可以開除員工嗎
2020-11-17離婚后 夫妻債務應共同償還
2021-01-26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有期限嗎
2021-03-04欠錢不還開庭后如果名下沒有財產怎么辦
2021-01-09公司搬遷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3-09出車禍意外死亡意外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3-23對每一危險單位的風險管理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0造成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0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意外保險哪些人不理賠
2021-03-09航班延誤險得不到理賠怎么辦
2020-12-15司機肇事 車主擔責 保險公司付費
2021-01-12公司拖欠工人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11保險代理人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1-17免責條款未作明示 保險公司理應賠償
2021-01-09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取得方式有哪些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