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人做的證供一般稱之為證人證言,這其實也是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但因為是言詞證據,所以在證明力上面稍微要薄弱一些。而在實踐中,是不是所有看到案件發生情況的人都可以成為證人呢?其實我國對能夠成為證人是做出了資格要求的,同時也規定了部分人不能成為證人,那么什么樣的人不能當證人?請一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證人證言如何采用
證人證言是證人對自己所感知的案件事實向法庭所作的陳述,證人始終是案件的第三者,證人證言永遠不等同于當事人的承認。因此,證人證言的效力是有限的,而且這有限的效力也要經過法官的認證,達到內心確信,才能成立,證人在作證時,其證言往往包含一些假性事實,即一些猜測,推斷或評價性的東西。法官在判斷證人證言時,要將證人證言中的假性事實予以拋棄,保證案件的客觀情況,才能予以慎重定案。筆者認為,判斷證人證言時要遵循以下原則:
首先,要認真審查證人的資格。
其次,審查證言內容,從證人證言的不可替代性、客觀性、關聯性方面予以審查,對證言中的主觀分析部分、無關部分、虛假成分予以舍棄。
第三,審查證人證言的形成過程,對證人自身的品德、智力狀況、知識、經驗、法律意識和專業技能進行綜合判斷。
第四,審查證人是否與當事人有利害關系。
二、什么樣的人不能當證人
1、證人證言是證人對案件真實情況的陳述,因此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為證人。待證事項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不相適應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作為證人。
2、訴訟代理人與證人的地位是沖突的,因此訴訟代理人不能在一個案件中既做代理人又作證人。
3、審判員、陪審員、書記員、鑒定人、翻譯人員和參與民事訴訟的檢察人員如果在自己參與的案件中作為證人就可能影響審判的公正性,因此這些人不能在案件中作為證人。
綜合上文的介紹,大家應該知道什么樣的人不能當證人了吧。所以說即使作為證人,其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還需要滿足相關法律中規定的條件才行。至于法庭對證人證言的采納,還需要提供其他的證據加以佐證才行,否則光憑證人證言是不能定案的。
證人必須出庭作證嗎?
如何認定證人證言的效力
證人證言屬于什么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以接受委托成為辯護人的范圍是什么
2021-03-04交通事故處理措施有哪些
2021-01-28休產假期間被裁員怎么賠
2020-11-22集體原因侵害個人財產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2-17重組家庭繼子女有沒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25廣告中說明賠償屬于要約邀請嗎
2021-03-11淺談美容手術醫療糾紛及其防范
2020-12-11無合同的居間費用怎么上稅
2021-02-20我國繼承人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3-03已登記的地役權申請轉移登記提交的材料
2021-03-17勞動合同關系保存期幾年
2021-01-13實習協議包括哪幾部分
2021-01-27保險合同的解釋適用是擇怎么樣的
2021-02-25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的效力
2020-11-23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6論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
2021-03-02航班延誤險得不到理賠怎么辦
2020-12-15無責以買保險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0-12-04保險合同變更的程序和手續包括哪些
2020-12-05意外撞傷自家人,能要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