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案件的審理中,證據的存在是非常關鍵的,包括人證和物證,對于推動案情的進展和法院的裁決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但是有一些證據是通過非法途徑獲得的,或者是不符合事實依據的偽證,那么應該排除在合法證據之外。那么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適用范圍有哪些?我國法律對此有什么明確規定?
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適用范圍有哪些?
一、非法證據排除規則適用范圍有哪些:
1.《高法解釋》第61 條:
“嚴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凡經查證確實屬于采用刑訊逼供或者威脅、引誘、欺騙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2.新法第54條:
“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對該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3.變化:
將排除的非法證據范圍從言詞證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被害人陳述和證人證言)拓展到了物證、書證。
二、解讀:
1、我國之所以之前規定只排除非法言辭證據,是因為只有言辭證據才可能因為非法取證而影響其真實性,實物證據即使取證程序違法,其真實性一般也不會受到影響。但這種范圍大大限制了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對刑訊逼供等非法取證行為的威懾作用。故而此次擴大了排除范圍。
2、但畢竟非法取證對言辭證據和實物證據的影響的確存在不同,考慮到查明真相和打擊犯罪的需要,因此立法對物證和書證的排除作了嚴格的限定,必須要達到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程度,且無法作出補正或合理解釋。
非法證據排除的階段:
新法第54條第2款:
“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時發現有應當排除的證據的,應當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為起訴意見、起訴決定和判決的依據。”
解讀:
第一次在刑事訴訟法中明確規定在訴訟的各個階段都可以排除非法證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均可成為排除非法證據的主體。
我國最高法法律規定,如果是采取誘導、欺騙和強迫等非法手段獲得的案件證據,則不能以該證據作為案件裁決的憑據。非法證據的排除規則也在不斷完善中,從語言證詞擴大到物證等方面。
刑事證據規則是什么
新刑事訴訟中的非法證據排除包括哪些
刑事訴訟證據規則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里約定的逾期付款滯納金是否有效
2021-02-23拖欠半年工資還能去勞動局投訴嗎
2020-11-13土地劃撥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03操縱股票市場是什么罪
2020-11-18什么是網簽,網簽有什么好處
2021-01-21沒有簽訂競業限制協議能否追償
2020-11-16信用不良的能成立公司嗎
2021-01-11離婚時雙方都要房子怎么辦?
2021-03-25房屋債權糾紛查封無法過戶怎么辦
2021-01-22房產無償贈與弟弟需要交什么稅
2020-12-06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2-19勞動合同關系保存期幾年
2021-01-13國企可以被私企接收改制嗎
2020-12-31自愿放棄社保提出離職有補償金嗎
2021-02-25勞動合同和退休返聘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1-22星期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合法嗎
2021-01-22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它的保險金又是怎樣給付的
2021-02-03飛機延誤賠償多久到賬
2021-01-09飛機延誤哪里申請賠償
2021-03-22飛機晚點有賠償嗎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