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證人出庭作證的規定旁聽是否允許?
1、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49條明確規定:證人、鑒定人經控辯雙方發問或者審判人員詢問后,審判長應當告其退庭。證人、鑒定人不得旁聽對本案的審理。
據此,即使是出庭作證的證人,作證后也不得旁聽,而必須退庭。
2、證人不得旁聽本案審理,目的是保障證人證言的客觀真實性。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證人受到其他證人或其他證據影響,改變或裁剪自己的證言。作為一種言詞證據,證人證言帶有一定的主觀意識,極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擾和影響。因此,有必要對證人進行適當隔離,除了其在庭審中出庭作證期間外,其余時間不允許旁聽案件審理。如此要求,符合心理學和認識論規律,有助于保障證人證言的可信度。
3、這一要求,不僅適用于刑事訴訟,而且同樣適用于民事訴訟。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58條規定:證人不得旁聽法庭審理;詢問證人時,其他證人不得在場。
2、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規定,例如美國《聯邦證據規則》第615條規定: 根據當事人的要求,法院應當命令證人退庭,以使他們不能聽到其他證人的證言。法院也可以自動作出該命令。
關于當事人是否具備旁聽資格,可以參照以下規定。根據《人民法院法庭規則》第九條規定,公開的庭審活動,公民可以旁聽。
旁聽席位不能滿足需要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申請的先后順序或者通過抽簽、搖號等方式發放旁聽證,但應當優先安排當事人的近親屬或其他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旁聽。
下列人員不得旁聽:
(一)證人、鑒定人以及準備出庭提出意見的有專門知識的人;
(二)未獲得人民法院批準的未成年人;
(三)拒絕接受安全檢查的人;
(四)醉酒的人、精神病人或其他精神狀態異常的人;
(五)其他有可能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人。
依法有可能封存犯罪記錄的公開庭審活動,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組織人員旁聽。
依法不公開的庭審活動,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任何人不得旁聽。
綜上所述,在刑事案件里,在法院審判的情況下,為了防止誤導證人,因此需要在法院審判過程中,禁止證人旁聽;且在多個證人也是不允許其他證人在場的;主要目的都是為了防止案件泄露或者是互相擾亂等不良之處。因此在刑事案件中,雖然是公開審判,但還是要依據規定,不許旁聽。
什么人可以做遺囑見證人
證人證言如何質證
證人證言屬于什么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起訴狀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7行政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24協議離婚可是男方不付孩子的撫養費怎么辦
2020-11-20老人的贍養費標準
2020-11-18交通事故誤工費證明怎么寫
2021-02-15沒有簽勞動合同申請勞動仲裁需要請律師嗎
2021-03-02怎樣寫離婚證據目錄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0-12-23公司建立了工會可以解散嗎
2021-01-04裝修合同工期延誤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1全權代理有什么效力怎么規定
2020-12-06男童校車內離世,幼兒園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2-23違法占用村集體建設用地如何處罰
2020-12-25哪些人不能擔任法定代表人
2021-02-23如何解除合同及解除合同程序
2020-12-05約定競業限制費按年度支付有效嗎
2020-12-27競業限制解除后是否要遵守保密協議
2021-03-21公司裁員是否一定要給補償
2021-01-04運輸途中瓷器毀損由誰承擔責任
2020-11-23人身意外險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0-11-13該案中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