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證據(jù)的證明對象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實體法事實和程序法事實。實體法事實指對解決案件實體問題具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刑事訴訟中是指有關犯罪構成要件的事實和有關的犯罪個人情況及犯罪后的表現(xiàn)。在民事和行政訴訟中,實體法事實是指對解決民事糾紛或行政爭議具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包括當事人之間所爭執(zhí)的法律關系是否發(fā)生、變更或消滅的事實(含事件和行為)以及當事人的身份及其相互關系。
二、實體法事實是怎樣的
1、刑事訴訟
實體法事實是指對解決案件實體問題具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即通常所說的案件事實。 在中國的刑事訴訟中,實體法事實是指對定罪量刑具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它分為:犯罪事件的事實和被告人的個人情況。
犯罪事件的事實,這是證明對象的核心部分,其范圍一般包括:犯罪行為的情況,即犯罪行為是否已發(fā)生,是否屬于正當防衛(wèi)、緊急避險等排除社會危害性行為,實施犯罪行為的時間、地點、方法、工具、過程、環(huán)境和條件等;誰是犯罪實施者,他是否達到責任年齡,有無責任能力;被告人的罪過(故意或過失)情況及犯罪的目的動機;犯罪的結果,即犯罪行為所造成的損害;犯罪后的表現(xiàn),即犯罪后被告人戴罪立功、自首、坦白等悔罪情況,或者潛逃、毀證、滅跡、阻止同案犯交代、訂立攻守同盟等抗拒情況;是否存在犯罪已超過追訴時效、被告人死亡、經(jīng)特赦免除刑罰等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況;其他影響被告人罪責輕重的犯罪事件情況,如被強奸的人是孕婦、病婦,聾、啞、盲人或幼女等。
被告人的個人情況,包括被告人的一般履歷(姓名、性別、年齡、民族、政治面貌、文化程度、家庭出身、個人成分、工作經(jīng)歷、工作單位、職務、原籍和現(xiàn)址等),一貫表現(xiàn),是否有前科或受過處分,等等。一般說來,這些情況與確定被告人是否為犯罪分子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有時對量刑有意義。
2、民事訴訟
中國的民事訴訟中的實體法事實,是指對解決民事糾紛具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它包括兩部分:
1)法律事實。指當事人之間所爭執(zhí)的法律關系是否發(fā)生、變更或消滅的事實,即原告人起訴理由和被告人答辯理由的事實。它又分為事件和行為:事件是不以當事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事實,如火災、人的死亡等;行為是以當事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事實,如簽訂合同,立遺囑等(見法律行為)。法律事實按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所產(chǎn)生的影響不同,又可分為:產(chǎn)生權力和義務的法律事實,如簽訂合同,造成損失等;消滅權利和義務的事實,如放棄繼承,抵銷債務等;變更權利和義務的事實,即可以使法律行為無效或者權利、義務發(fā)生變化的事實,如違反經(jīng)濟合同,無行為能力,償還部分債務等。上述法律事實,只要原告人據(jù)以作為訴訟請求的理由,或者被告人據(jù)以作為答辯的理由,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對解決案件有意義的,都是案件的證明對象。
2)當事人的身份及其相互關系,指當事人的履歷,原告人、被告人是否符合條件的當事人,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
三、程序法事實是怎樣的
程序法事實是指對解決訴訟程序問題具有法律意義的事實。這些事實如不加以證明,就會影響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影響案件得到正確、合法、及時的處理。需要證明的程序法事實通常有:有關回避的事實、決定對人犯或當事人應否采取強制措施的事實和有關訴訟期限(見期間)的事實,以及違反法定程序的事實。
1、有關回避的事實
根據(jù)中國訴訟法中規(guī)定需要回避的情況,在決定是否回避以前,應當加以證明。
2、決定對人犯或當事人應否采取強制措施的事實
如刑事訴訟中的人犯是否患有重病或懷孕,民事訴訟中當事人是否經(jīng)兩次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等事實。
3、有關訴訟期限的事實
如根據(jù)訴訟法規(guī)定可以申請順延訴訟期限的理由,應當在人民法院裁定以前進行調查。
4、違反法定程序的事實
如原審法院無管轄權;應該公開審判而未公開審判,不應該公開審判而公開審判;應該組成合議庭而未組成合議庭,只由審判員進行獨任審判;依審判監(jiān)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而仍由原合議庭審判;不依法收集證據(jù);刑訊逼供;剝奪被告人或當事人行使訴訟權等事實。根據(jù)中國《刑事訴訟法》第 138條、《民事訴訟法(試行)》第151條的規(guī)定,上訴審人民法院發(fā)現(xiàn)第一審人民法院由于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時,應當撤銷原判,發(fā)回更審。因此,違反法定程序的事實,應當列為證明對象。
綜上所述,證據(jù)是針對事實提供的法律依據(jù),這主要包括針對實體事實和程序的事實,無論是哪種法律事實都需要證據(jù)來支持,因為只有通過證據(jù)的支持才能使實施情況明朗,最大程度的還原事情的真想,使法庭在審判案件的時候能夠在事實的基礎上依據(jù)法律作出公正的判決。
證據(jù)不足取保候審期限是多久
證據(jù)保全的法律規(guī)定有哪些?
民事案件沒有證據(jù)可以立案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后一方父母出錢買房,離婚時怎么分
2020-11-21關于網(wǎng)絡人身攻擊,法律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21-02-08律師非訴訟業(yè)務有哪些
2020-11-27貸款擔保證明及所需材料有哪些
2020-12-02附身份關系的贈與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18督促程序標的費用
2020-11-12提供虛假學歷,入職近10年還能解雇嗎
2021-02-28勞務承包合同適用什么法
2020-12-05聘用中國雇員勞務合同范本
2020-11-11雇傭合同是否屬于勞務派遣
2020-12-18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幾個問題
2021-02-08被自己的汽車撞傷能否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21外資保險公司因分立解散需要批準才能解散嗎
2021-01-06開車碰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3-13購買車險警惕哪些陷阱
2021-02-17開公司車沒買保險怎樣處理
2021-02-06保險合同違約的利息怎么計算
2020-12-04土地承包都經(jīng)常出現(xiàn)哪些法律法規(guī)問題
2021-01-16拆遷時需要補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3-06土地轉讓村長簽字蓋章有效嗎
2021-03-15